vimarsana.com

Page 7 - ஷென்சென் அருங்காட்சியகம் News Today : Breaking News, Live Updates & Top Stories | Vimarsana

一周观展指南|上海读《奥菲莉娅》,太原观永乐宫文物

2021-07-11 08:17:12 来源: 澎湃新闻 举报 分享至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7月,随着上海浦东美术馆的开放,“光:泰特美术馆珍藏展”“胡安 · 米罗”等吸引了艺术界目光,上博的海上千年书画展,修缮后重开的松江泗泾马相伯故居,外滩“莫奈”展、西岸“康定斯基”展及奉贤的“三星堆”也都不容错过。 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的“故宫漆器展”,尤伦斯当代è

文化名人大营救 的艺术回眸

“文化名人大营救”的艺术回眸 金羊网  作者:朱绍杰  2021-07-04 现当代老、中、青三代画家在先辈革命者的感召和激励下,以各自擅长的方式创作的文化名人大营救主题美术作品,包含国画、版画、油画、雕塑等不同美术体裁。“大营救”虽已成为历史,但在文化人的精神世界中却留下深远回响 背景 百年党史中的奇观:“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江游击队排除万难,营救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夏衍、沈志远、张友渔、胡绳、范长江、丁聪等文化民主人士及其家属冲破日军封锁线,从香港成功撤离。 这场“大营救”历时近200天,中国共产党与日军、伪军、土匪等斗智斗勇,出奇制胜地营救出滞留香港的抗日爱国文化界人士、民主人士及其家属800余人。“大营救”任务之艰巨、规模之大、时间之

文化名人大营救 的艺术回眸-中工文化-中工网

  对“大营救”相关主题的创作研究不断深入,亦被阐发出越来越多的当下意义。“上个世纪40年代初以叶浅予、丁聪等画家‘画自己’的表现,正成为我们今天的镜鉴。”在原中国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看来,当我们今天重新回首这一历史事件时,更重要的是他们用艺术的方式参与社会现实给予我们今天以重要的启示:这就是艺术不能离开社会和现实,不能失去“画家的职责”。   除了丁聪外,与这次大营救相关的一批画家也相继创作了一批作品。当年逃离香港的文化名人中的画家重新聚首桂林时,于1942年12月举办了“香港的受难”画展。参加的画家有盛此君、黄新波、杨秋人、温涛、郁风、特伟六人。接着该展又于1943年在重庆举行,并增加了叶浅予、丁聪、林仰峥三人。   他们的创作和整个抗战结合在了一起,从个人经历观照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南粤大地引发热烈反响_南方网

  “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一名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中国共产党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粤剧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楠说,将为人民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滋养,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应有贡献。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视察时来到广济桥,了解桥梁历史文化特色,听取修复保护情况介绍。“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心潮澎湃。”潮州广济桥文物管理所所长余小洁说,要尽最大努力守护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推动潮州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当天上午,在位于潮州古城的潮州市青年文创中心,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正在举行。潮州市青年文创联盟组织会员在此集中收看大会直播。潮州市青年文创联盟会长林伟强说,他们将以文化创新的方式,推动潮州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

© 2025 Vimarsana

vimarsana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