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暗能量中發現目前最大、最遙遠的巨彗星
依據該彗星的反射光量,這兩位科學家將這顆彗星命名為C/2014 UN271,其直徑為100-200千米,這大約是其他已知彗星平均直徑的10倍。同時,研究人員評估稱,C/2014 UN271彗星的質量是普通彗星的1000倍左右,這意味著它不僅是近代發現的最大彗星,而且是目前奧特星雲中已知最大的彗星成員。
近年來,天文學家不斷髮現新彗星,天文愛好者不斷地使用更先進的望遠鏡,專業調查人員也可以勘測星空,發現每一顆新彗星都會增強我們對太陽系的認知度,尤其是奧特星雲中的天體多數是太陽系早期殘留物質形成的,相對比較“原始”,通常該星雲中的天體之前從未接近過太陽,所以當太陽的引力作用吸引它們,通常這樣的天體就是彗星。
發現新天體目標,瞭解它們能教會我們什麼,這正是伯納迪內利和伯恩斯坦梳理數千幅太空圖像的原因,這些圖像是暗能量調查(DES)的一部分,是由安裝在智利境內直徑4米的維克托·布蘭科陸基望遠鏡上5.7億像素的暗能量攝像機(DECam)拍攝的。顧名思義,DES項目的目標是為5000平方度的星空拍攝圖像,並為大約3億個星系繪製地圖,從而更好地理解塑造宇宙的神秘暗能量。但在2013-2019年勘測太空時,DECam也發現了其他天體,包括掠過太陽系前方的神秘天體。
天文學家梳理了暗能量調查(Dark Energy Survey)項目中數千張照片,發現其中32張照片有伯納迪內利-伯恩斯坦彗星(Bernardinelli-Bernstein)。
在DECam拍攝的8萬張圖像中,他們識別出800多張淩日天體圖像,以伯納迪內利和伯恩斯坦的名字命名的這顆彗星出現在其中32張圖像中,該彗星沿著垂直於太陽系行星平面的軌道運行,在2014年拍攝的早期圖像中,C/2014 UN271彗星距離太陽大約29個天文單位,或接近海王星到太陽的距離。但天文學家估計稱,它實際上是從4萬個天文單位以外的奧特星雲深處開啟旅程的,4萬個天文單位相當於太陽和比鄰星之間距離的15%,它比目前距離太陽僅有153個天文單位的最遠人造飛船“旅行者1號”遠260倍。
截至2021年6月,C/2014 UN271彗星已經接近太陽,相距28個天文單位(30億公里),大約是天王星與太陽的距離。依據最新圖像,該彗星表面溫度升高至足以形成彗發——當彗星表面冰開始昇華或者直接從固體轉化為氣體時,彗星周圍出現塵埃和氣體雲,正是這種彗發特徵,使得該天體被歸類為彗星。
但這並不意味著研究人員不會密切跟蹤分析該彗星運行軌跡,C/2014 UN271彗星有望成為首顆太陽系之外富含冰物質的大型天體,在幾十億年前太陽系“行星引力位置爭奪戰”中,C/2014 UN271彗星很可能被拋至太陽系最外層。
美國國家紅外天文研究實驗室托特·勞埃爾指出,目前我們需要確定奧特星雲中有多少顆未知大型天體,以及它們與太陽系早期冰巨星和氣體巨星遷徙的關聯性。(葉傾城)
關鍵字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520571530862-20"); });'+'ipt>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520571530862-21"); });'+'ipt>';
if( $('#news-main-body div.news-main-inline-image').length > 0 )
{
var count = 0;
var pTopHeight = 0;
var lastIndex = $("#news-main-body").children("div.news-main-inline-image,p,figure.wp-caption,div.img_wrapper").length - 1;
var first = false;
var second = false;
var third = false;
var height = parseInt( $('#news-main-body div.news-main-inline-image').width() * 0.6 );
$("#news-main-body").children("div.news-main-inline-image,p,figure.wp-caption,div.img_wrapper").each(function(index, el) {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