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arsana.com


评论
原创
少年柔道亚军考入职校:成待业宅男,当年冠军正备战亚运会
2021-06-18 10:54
来源:极昼
原标题:少年柔道亚军考入职校:成待业宅男,当年冠军正备战亚运会
摘要: 章杨从13岁开始练习柔道,15岁获全国少年比赛亚军,他希望能获得全运会、亚运会或以上级别的奖项,以便能在退役后分配工作,却未能如愿。
少年比赛亚军也无法令他进入一线梯队,并保持稳定的位置。2017年,教练让他签了退队协议,他重新变成普通高中生,中学时代的空白令他最终考上一所体育专科院校,所学的是休闲体育专业,这个专业不再需要继续练习柔道。
此后,他从事过大量的基础工作,至今22岁仍在待业,他感到前途迷茫。
文| 李昂
没人会记得第二名
时间过去两分半钟,赛程到达中点,双方体力慢慢耗尽,但仍未分出胜负。
“当心当心!拽他,拽、拽!”场外加油的队友突然变得着急,“咣”地一下,章杨进攻失败,被对手扑倒在地。他落地后迅速翻滚,顺势抓住对方右手,一个加速,翻身将他压在身下。
对手猛地从章杨腋下抽出左臂,试图借力脱逃。“要逃!要逃!!”队友紧张地提醒章杨。而章杨的注意力正集中在对手的躯干,他死死地压住对方的右臂,拼尽全力,15秒过后,裁判认定章杨获胜,这帮助他第二次挺进决赛。上一次是2014年,结果是亚军。
2015年的全国少年男女柔道锦标赛,章杨再一次杀入决赛,地点在河南,他气势汹汹,准备与熟悉的对手争夺冠军。对方是去年被他3秒打败的人。但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一年之别,他感到对方在体力和实力上都超过了他。决赛中,他似乎找不到任何进攻机会,最终被对方一个技术动作摔到地上。
章杨在比赛中。视频截图
章杨又是亚军。
前一年,进体校刚满半年,15岁的章杨第一次参加全国锦标赛,他的训练量和胃口都很大,185cm的个子,重120kg。反胃,手像癫痫一样颤抖,第一次站在全国赛场上,章杨无法做到不紧张,因为冠军只有一个,能被人记住的也只有一个。决赛时,他过多依靠场外教练指挥,却被对手反击成功,在竞技体育里,一次小的失误就等于全部的失败。
7年后,这个两次获得全国柔道亚军的人,刚刚二十出头,每天睡到自然醒,宅在家看电影、追剧、看小说、玩游戏,体重涨了20斤,他大学毕业将近一年,好似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这简直难以想象。
章杨想过创业,会偶尔出去“了解市场行情”。比如去趟甜品店,买一杯奶茶,然后在外面观察客流量,回家后,他又到网上搜索制作奶茶的成本和租金,由此计算盈利。
他也想用一两年时间学习技术。一个月前,他提到过烘焙,现在又打算学工商管理。总之,他的想法都没有真正付诸实践。
“别人可能看我没事干,出去玩很开心。但我没目标,其实挺累的。”他坐在家中被褥凌乱的床上,低头抱着泰迪犬,神色恍惚。
章杨脸上堆着结实的肉,眼睛很小,好像总是眯着眼,管手臂上的肱二头肌仍然凸起,寸头也比以前更短了些,依然没能让他显得精神起来。
谢亚东则运气好了许多,2014年他是全国少年柔道锦标赛冠军,年龄与章杨相仿,他在前不久刚拿下全运会资格赛90公斤级冠军,他的消息会出现在新闻里,但没人会记得第二名。
短暂的高光时刻
2012年,章杨读六年级,身高达到了176cm,体重70多公斤,在人群中远远能被人看见。柔道队教练到小学选拔人才时,一眼相中了他。
章杨对这件事没有概念,全听父母的意见。妈妈认为,章杨从小就是扁桃体易发炎,是体质弱或者太胖的缘故,正好可以让他去锻炼身体。
一周后,他走进了柔道训练馆,加上他,区队总共10人。其他队员几乎都是初三学生,为了中考体育加分而来。对章杨来说,这里像兴趣班,只需要放学后来练两小时基础动作就行。教练是一个留寸头的中年男子,动作做不好时,会用道服的腰带抽他们。
学柔道的孩子。图源视觉中国
上学、训练、回家,章杨这样度过了一年多。到了初二,他成绩很不理想,语文和数学在及格边缘,英语通常三四十分。父母担心他升学有问题,想办法让他转到市里的体育运动学校。他们觉得,当了运动员,在体育领域有一番作为,就不再需要考虑文化课成绩。
“无所谓”是章杨的态度。他性格沉闷,话很少,但在队里的成绩并不弱。三年过去,只有章杨一个人从区队被选拔到市队。市队分一线和二线,尚未获得全国奖项的章杨进入二线,成为专业运动员。
市队的作息雷打不动。他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7点开始一个小时的早操训练,再上3个小时文化课。下午1点开始长达3小时的正式训练。晚上7点晚自习,9点半准时熄灯睡觉。章杨的目标也很明确,出成绩,拿冠军。
最让章杨痛苦的是跑步。教练的标准是75秒跑400米,一天跑10圈。章杨耐力不好,每次跑一两圈就开始大喘气,一直不被教练看好。2014年的亚军令他心有不甘,但家人替他高兴,教练也因此重视了他。
他的父母只看过一场在市里举办的比赛,因为妈妈不敢看他受伤的样子。赛场上,有些动作往往需要将对手抛到2米多高再摔下。除了专业的榻榻米材质场地,参赛者身上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章杨曾见到队友的耳朵被扯掉了一半,还有很多更血腥的场面。
他很幸运,只受过小伤,脸上划了道口子出血、撕裂、拉伤……为了比赛时不让背部着地,他们常常会把脸摔伤。这些比赛给章杨留下的,除了伤痕外,就是一张张薄薄的奖状。他只拿过一次区里给的补贴,两三千元。
章杨很清楚,获得两次亚军是远远不够的,进不了一线,他依然要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这意味着,他要跟普通学生一样,与千军万马竞争,而自己的柔道技能一点也帮不上忙。
在章杨的运动生涯接近顶峰,与全国冠军只差分毫之时,他的命运随即急转而下。
退回二线
对章杨心态打击最大的,是一线试训和高考。
他原以为走体育这条路是另辟捷径,没想到把自己逼进了一条单线胡同,万里挑一,胜者为王。
章杨的文化课成绩要比大多数二线队员好些。高一前后,因为两个全国亚军和一些地方赛的冠军成绩,他被教练叫去跟一线试训。一线是真正向国家队输送人才的基地,但试训队员名义上还是二线队员。随时会有人被升到一线试训,没有正式公告,只有教练的通知,但他们也会因为没有成绩,而随时被“退”回二线。
一线队伍有17人左右,各个年龄层段都有,全天训练,没有文化课,周末也不能回家。章杨感受到了耐力和技术水平层面上的差距。在更优秀的运动员身上,他反观出了自己的平庸,他认为自己是没有天赋的。他曾见到与自己同重量级别的队员跳远达到3米2,那是爆发力和协调力的完美结合,而体重轻的队员又可以靠灵活性获胜,但他两头都不沾。
柔道的训练总是残酷的。图源视觉中国
章杨13岁才开始练习柔道,算是起步晚的运动员。在体育届,几乎没有大器晚成的天才。
章杨长时间与轻级别的队员训练,每一次对耐力与灵活度的挑战,都是对身体的消耗。高二那年,他膝盖半月板撕裂,从此膝盖的痛就成为常态。因此,章杨错过了2016年的全国比赛,而被退回二线。
伤痛提醒着章杨,运动员的训练生涯往往是辉煌而短暂的,而有些人连辉煌都不曾拥有过。
章杨心中的愿望变得具体了些,他想拿“一个退役后能分配工作的成绩”,因为“知道自己除了体育什么都不会。”那个成绩指的是,在全运会、亚运会及以上级别的比赛获奖。
高考前,章杨和队友们到电脑房填写志愿,他们发现要报的体育学院没有柔道专业。在国内体育圈,柔道相对于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项目,是冷门的,并不是每一所大学的体育部都有柔道队。章杨和队友们只能选择招专业运动员的体育大学或者大专院校。
专业运动员与体育生不一样。体育生不会完全放弃文化课,高考时有体育特长生加分政策,文化课成绩只需要达到一定分数线,还可以接受俱乐部资助。而运动员则完全凭成绩拿国家补贴,尽管也能享受体育加分政策,但是在体育专业考试中,10个专项技术考试项目里没有柔道。
在一线试训时,章杨停了近一年的文化课,到高二开始恢复。高三时,他的语文、物理和化学勉强及格,数学是“蒙对的多就能及格”。看到成绩好的队友,他会怀疑自己,“他们是怎么学会的?是不是我智商低?”
章杨的担忧逐渐从能否上本科,变成能否上大专。因为他得知,前两届的二线队员一般都是进入大专,甚至连大专都没考上。最后他干脆自暴自弃了,“什么都不会,还有抢救的必要吗?”
高考前一个月,章杨被叫到教练办公室,签署了退队手续。对他来说,这件不到5分钟的事代表着他自愿不再继续参加训练。严格意义上,这并不能被称为“退役”,因为章杨不是一线运动员。
从不上文化课的一线队员反而没有这些的焦虑,他们仍然每天保持训练。每一次大型比赛在他们眼里才是“高考”,最后他们多半能进入市体育学院。
接受训练的孩子。图源视觉中国
“体校领导一直跟我们说,你在这里不努力,被开除出去,你什么都没有,高中文凭都没有。”章杨的选择在他进入市队开始就被剥夺了,留下的只有训练、出成绩这一条路。
那年暑假,章杨收到了市体职院的录取通知书。
草草收场
进入大学后,他几乎再也没锻炼过。辅导员告诉章杨,休闲体育专业不是运动训练专业,不需要训练,他也不再是专业运动员。
他曾做过七八份兼职,便利店、网课销售,混迹于星巴克和奶茶店当店员,还送过快递,有时他身兼多职,最多时月薪近万元。可他不是为了贴补家用,而是弥补心里的空缺,“太闲了没事干”。曾经在体校里,他从来没有闲过。
毕业后,章杨最不想做的就是和体育相关的职业,因为他觉得,从事体育就是吃“青春饭”的,做不长久。他很少出门,尽管退出有4年了,他的社交圈还是只有运动员和体育生。他甚至觉得,自己有些社交恐惧症。
曾经的运动生涯中,章杨从来都是按部就班执行命令的人。退出市队后,章杨反而不习惯这种自由选择的生活。
教练知道这些二线运动员的难,给他们介绍了很多工作,主要是健身房、俱乐部教练。但章杨并不符合条件,130kg重的他不是健身房想要的又高又瘦、有八块腹肌的“型男”。章杨也曾想过参军或当警察,但是膝盖的伤和体重都是两大难关。“190cm要90kg以下,我把肉全部减掉,骨头也有那么重。”
章杨当年的二线队友如今大多是健身教练,也有的在考专升本,想找更好的工作。还有队友什么考试都去尝试,现在一边考区队教练资格证,一边准备专升本。
而章杨打不过“生活”这个太过强劲的对手,决定什么都不做, “大不了过个一两年再去考专升本。”
一个月3-5万的工资只勾起了章杨略显轻蔑的笑容,他说这只是“小钱”。他理想的工作是国企单位,“事情少、稳定、有假期”。他承认自己有些眼高手低,是因为接触的起点太高。
当谈到体育对他的影响时,他很不以为然,“除了我体力比别人好一点,力气比别人大一点,没任何影响。”
(文中章杨为化名)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Related Keywords

China ,Mongolia ,Thailand , ,Sports Health ,Uno High School ,Cana College ,Sports School ,Universitya Sport ,Sports College No ,Vision China Sports School ,Sports University Or ,City Sports College ,Starbucks ,Junior ,Vision China School ,Asian Games ,Market ,Industry Management ,Road Hole ,Vision China ,Games Asian ,Sports Circle ,Sports Professional ,Guo Express ,Sohu View ,体育专科 ,被对手 ,柔道 ,教练 ,章杨 ,亚军 ,宅男 ,亚运会 ,待业 ,全国 ,消息资讯 ,体育 ,运动员 ,சீனா ,மங்கோலியா ,தாய்லாந்து ,விளையாட்டு ஆரோக்கியம் ,இல்லை உயர் பள்ளி ,விளையாட்டு பள்ளி ,ஸ்டார்பக்ஸ் ,ஜூனியர் ,ஆசிய விளையாட்டுகள் ,சந்தை ,தொழில் மேலாண்மை ,சாலை துளை ,பார்வை சீனா ,விளையாட்டுகள் ஆசிய ,விளையாட்டு வட்டம் ,விளையாட்டு ப்ரொஃபெஶநல் ,

© 2025 Vimarsana

vimarsana.com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