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arsana.com


富含鋰、金、銅關鍵礦物,科學家瞄準火山底下豐富礦場
作者
Daisy Chuang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06 日 10:23 |
分類
能源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目前為因應氣候變遷造成的全球暖化,許多國家逐漸將能源轉型、乾淨能源納入未來發展藍圖上,不過這些轉型路途上沒有那麼順利,除了再生能源轉換效率與技術需到位,也得獲得足夠的關鍵礦物,最近牛津大學科學家便針對這迫在眉睫的議題,提出一項解方,認為火山底下的「鹽水礦(brine mines)」,將是綠色的銅、金和鋰的儲藏庫。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各種方便、新穎的技術充斥日常生活,但與此同時,我們對礦物的需求量也愈來愈高,好比鋰離子電池關鍵礦物鋰、鈷、鎳,又或是組成強力永久磁鐵所需的稀土元素,雖說這些是發展再生能源的重要推手,但說來尷尬,礦物開採為能源密集產業、途中也會造成環境汙染,有些也牽涉到勞權議題,除此之外,這些礦石都正陷入短缺議題,還只在少數地方開採。
顯然未來需要除了須尋求全新的產品設計、邁向循環經濟,也得尋找新的礦產來源,而現在現在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發現,作為火山地熱能的副產物,我們能從火山底下鹽水礦開採出環保的銅、金、鋰。
研究論文通訊作者 Jon Blundy 表示,無論是哪座活火山,每天會向大氣排放大量的有價值金屬,不過這只是冰山一角,還有許多金屬以液態形式深深埋在地下 2 公里處的熱岩中,我們可以透過這種「綠色採礦」開發金屬流體,以嶄新的地熱能大幅減少開採對環境的影響。
根據團隊模型,這些鹽水可能含有數百萬噸的銅、以及金、鋅、銀和鋰等重要金屬,從流體提取金屬所產生的廢棄物、所需能耗與成本,也比開採固態礦時更少。隨後團隊在日本、義大利、英國火山島蒙哲臘、印尼和墨西哥的研究也指出,火山底下確實存有富含金屬的鹽水礦坑,進一步研究也指出,世界各地幾乎所有活火山和休眠火山下,都可能存在豐富礦藏。
不過開採過程將伴隨挑戰與危險,鹽水具有腐蝕性,溫度更可高達 450°C,跟地熱能一樣,也容易在鑽井內壁沉積出一層層的 「鱗片」,需要全新的塗層技術和工具,在環境面向,也可能會引發火山爆發的危險。縱使是在岩漿房上進行鑽探,科學家認為引起火山爆發的機率微乎其微,但這種事情也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研究團隊表示,過去 5 年來,團隊一直分析如何避免這類風險,現在已經正準備要找個寶地來鑽第一口探礦井。團隊預測,可能需要 5~15 年的時間才能打造有效的火山鹽水礦坑,Blundy 表示,團隊正透過國際合作進行多方面合作,也需要確定一個最佳的測試點,鑽探第一口井。

Related Keywords

Mexico ,United Kingdom , ,Step Research ,United Kingdom Oxford University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Science ,Mexicoa Research ,Technology Nisshin ,Technology Nisshin May ,Japan Italy United Kingdom Volcano Indonesia ,மெக்ஸிகோ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கிஂக்டம் ,ஆக்ஸ்ஃபர்ட் பல்கலைக்கழகம் அறிவியல் ,தொழில்நுட்பம் நிஷின் ,

© 2025 Vimarsana

vimarsana.com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