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受访者认为当前校内小卖部最大问题是食品质量难保证
34.1%的受访者指出是出售三无食品,30.0%的受访者认为是出售过期食品。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龙泉中心学校副校长吕道贤观察到,小卖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质量问题,尤其是“五毛”食品太多,这类食品往往价格非常低廉,但口味重、包装鲜艳,很容易吸引青少年,可能存在甜味剂、防腐剂超标等问题。
而对于学校该不该有小卖部,学生和校方、家长的意见不太一致。
对于不少人担心的小卖部成为学生接触不健康食品的渠道,她觉得关键在于严格把关。以她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内部没有小卖部,但校外就有一家,学生放学还是很容易就能买到不健康食品。
张晓蕾也认为,小卖部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曾有一位老师在办公室因为低血糖晕倒,幸亏小卖部有糖,赶紧买给老师吃了”。她感觉,关键是要严格把控小卖部中售卖的食品质量。“就像我们学校的小卖部,主要卖面包、烧麦、牛奶之类的食品,充饥还是很管用的”。但她也强调,如果卖的食品不健康,那确实会成为学生接触不健康食品的一个重要来源,因为可以很方便地买到。
作为家长,李丹认为小学校内的小卖部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中学我不太了解,但现在小学的课时都不长,孩子一日三餐吃好了不会存在饿着肚子上课的问题,这时候多一个小卖部就是多一个风险。一方面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可能影响孩子学习”。
吕道贤认为,从校方角度讲,校内设置卖食品的小卖部没有必要,不仅影响学生身体健康,还给校园卫生环境的管理造成困难。但她也坦言,从便利学生的角度出发,校园小卖部存在又有一定合理性,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但是要加大管理和约束。
【责任编辑:黄冲】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