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QuestMobile发布的《移动互联网全景生态流量洞察报告》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速在2018年6月就已经下降至5%以下。
这意味着,移动互联网市场已经全面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而腾讯系几乎封锁了全网关系链,QQ、微信制霸的熟人社交头部格局似乎再难变化。
在庞大的利基市场,名目繁多的陌生人社交App避开头部锋芒,制造了无数情感设施,时刻准备承接用户无处安放的悲喜、脆弱、孤独,以及荷尔蒙。
在这类社交产品上,用户之间的关系更像是随机建立又匆匆散场的露水情缘,而少有深层、稳定的情感联结。寻求永远新鲜的社交体验,似乎才是这类社交产品的魅力所在。
但相应的问题也很明显,对此,陌陌创始人唐岩的原话是:“只有功能属性的开放式社交平台,非常不好搞。天天找陌生人聊天,持续性动力是一大问题。”
基于这一逻辑,“海王”或许才是陌生人社交App的核心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今天的年轻人比他们的父辈更容易感到孤独。RSPH(皇家公共卫生协会,Royal Society for PublicHealth)在报告《社交媒体和年轻人的精神健康》中提及,16-24岁人群中有91%使用社交网络,在过去的25年中,年轻人的焦虑和沮丧率上升了70%。
在《群体性孤独》(Alone Together)一书中,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表达了对社交媒体将社交碎片化、形式化、速食化的批判。她认为数字化的社会关系,为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束缚的当代人,制造了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社交网络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单薄社交”。我们在网络上与他人看似联系越来越紧密,却变得越来越孤独。
除了整个时代宏大的社交困境以外,社交App们还面临着更为现实的商业化困境:一面是耀眼的财报数字,一面是尾大不掉的各种隐患,一面是来自外部的压力。
以Soul为例,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Soul的月活跃用户达到3320万,DAU为910万,同比增幅分别为109%和94.4%,从2020年7月至今,Soul每月的月活跃用户平均增速保持在105%以上。
据其招股书显示,Soul目前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增值服务、广告收入、发行虚拟货币这三部分。但在用户规模扩张、营收强劲增长的背后,Soul自2019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在不断扩大。同时,商业化无可避免地造成了社区生态和用户体验的折损。
不只是Soul,大大小小的社交App都面临着相似的矛盾生态。
这一原则被定义为“松圈主义”。如今,年轻人的社交平台使用行为呈现出愈发明显的“松圈主义”倾向。他们爱好广泛、属性多元,有着强烈的独立人格和表达欲、分享欲,在“用完即走”和“深度使用”上自如切换。
如何提升用户留存,或许需要社交产品开发者和运营者,更多考虑用户更深层次的需求,而非仅仅将人类的社会性本质作为变现的底层逻辑。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_BASE_URL ?>//=$news['tags_str'][0];?>//= $news['tags_str'][0];?>//= _STATIC ?>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