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还原“奶奶家”
今年29岁的申鹏在农村老家经营着一家理发店,每天早上9点开门营业,常常会忙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能休息。在当地村民眼中,这个忙碌的年轻小伙理发手艺精湛,生意红火,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他还是一名微缩模型师。
谈起与微缩模型的结缘,申鹏回忆道:“疫情期间,当时出不了门,看到网上有其他老师做这个微缩模型,我就开始在家里面自己研究这个东西。在网上搜集资料跟着学习后,脑子里就想能不能把爷爷奶奶家的老房子给做出来。”申鹏告诉记者,奶奶家的老宅子在2008年就拆迁了,如今奶奶和他们住在一起。
记者在申鹏的抖音账号中发现,他发布的第一条视频仅为一个小巧精致的老式落地扇,旁边还堆放了许多制作好的微缩模型。“刚开始通过做一面墙或者一个小屋子去练习,这是第一个我比较满意的作品,失败的那些我就没有发出来。” 因为此前没有模型制作的经验,申鹏告诉记者,自己从做一些小物件开始摸索练习。
有了一定的基础后,申鹏开始筹备老宅子的微缩还原工作。“完成这个作品花费的时间特别长,我做了一个60厘米×60厘米的宅基地,按照记忆中的老宅子进行一比一还原。”回忆起创作初期,申鹏介绍道,“这个过程当中,我会改很多东西,经常做着做着觉得不行了,就从头再来。”
看了模型,奶奶细心提出“修改意见”
白天理发,晚上做模型,这样的时间安排让他陪家里人的时间少了许多。申鹏透露,做模型过程中,最欣慰的是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直到今年4月23日,申鹏的微缩还原作品轮廓大致完成,开始深化细节。一座座小屋,屋角细致的灶台和带落叶的路面也让整个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
“半个多月前,我带奶奶看还原好的老宅子模型,她看到后确实挺高兴,但奶奶不善于表达,也没有直接夸我很棒什么的。”申鹏告诉记者,奶奶平时很少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过在看完老宅子的微缩模型后,奶奶拍了拍自己的肩膀,他也就知道奶奶是真的很喜欢这个作品。
奶奶看完微缩模型后,申鹏也收到了一些“修改意见”。“因为我对房顶的构造确实印象不深,模型的房顶上缺了一个太阳能水箱,她跟我说了之后,我就补上了。奶奶常会跟我们说以前院子里发生的事情,她对老宅子的感情很深。”
亲情共鸣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