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海洋环境的塑料可能会保留数百年和数千年,在此期间它们会由于机械和光化学过程而破碎,形成微塑料( 5 毫米)或纳米塑料( 1 微米)。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也确实观察到了微塑料漂浮物的数量激增,一些密度较大的材料则会下沉,破坏海底生态环境。
另外,微塑料能够积聚和释放危险的有机污染物,而其尺寸特征容易导致水生生物误食,一旦水生生物体内的有毒废物堆积,很有可能会通过食物链给人类带来健康问题。
水生环境中塑料垃圾的存在会对旅游业、航运、拖网捕捞和鱼类养殖等多个产业带来潜在的威胁。解决微塑料的危害迫在眉睫,但传统的采样方法已经不能够全面地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
Madeline Evans 是密歇根大学气候空间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助理。过去的几年里,他与 Christopher Ruf 教授进行合作,基于美国宇航局的气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GNSS),使用双基地雷达来追踪海洋中的微塑料。
Christopher Ruf 透露,
因此,两名研究员试图通过当地的风速,来确认相应的海域是否有大量微塑料存在,并研究了 CYGNSS 对海洋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结果与预测值的偏差。
事实验证了他们的方法。
雷锋网注:图中红色部分为严重程度的微塑料污染
测量结果的季节性变化让人吃惊。在开始这个项目之前,两位研究员一直认为海域内塑料垃圾的浓度是相对静态的,“通过时间来推测微塑料浓度以前从未实现过。”
雷锋网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