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的募资用途是:约50%用于需求前置仓的零售业务,包括销售和营销、技术基础设施升级和供应链,以及质量控制中心和前置仓网络的扩展和升级;约20%用于进一步拓展智能生鲜市场业务和开发技术平台;约20%用于零售云业务开发,包括研发、产品开发、销售和营销。
叮咚买菜单独划出30%用于投资上游采购能力,而这部分每日优鲜是归于大类中,没有单独开列。每日优鲜的所谓智能生鲜市场和零售云这类业务都涉及到技术研发,这两块加起来在募资用途中占到40%,而叮咚买菜在技术方面的投入比例不到10%。
从双方具体动作看,每日优鲜寄希望于通过数字化把模式做轻,逐步将其定位更改为“社区零售数字化平台”,并在今年将(前置仓即时零售+智慧菜场)x零售云作为新战略,以其智慧菜场及零售云等2B服务当作未来的增长空间。2019年每日优鲜曾公开其前置仓数量为1500个,可2020年招股书披露时变成了631个,显然每日优鲜在过去一年出现了大规模关仓现象。
而叮咚买菜则有越做越重的迹象,年初就在昆山市张浦镇投资6亿美元建设生鲜综合体暨区域销售总部项目,该项目包括城市分选中心、3R(Ready to cook,Ready to heat,Ready to eat,即烹、即热、即食)食品项目、面食加工项目等,建成后将辐射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区域,新闻报道称项目达产后产值预计可达80亿~100亿元。整个项目中,如果说城市分选中心是前置仓模式的常规操作,3R对应的预制菜项目则是一大亮点。
得预制菜者得天下?
从味知香的财务数据看,预制菜似乎也是个不错的商业模式。公司近五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均维持在30%以上,且经营现金流良好。味知香主要向线下经销商销售开袋即可烹饪的食品,少量通过淘宝等电商销售。
预制菜最大的优势是省时间、省精力,针对的是缺时间的上班族或者缺做菜精力但手头宽裕的老人这两类人群。味知香的终端客户通常的购买场景是,下班或外出时在附近味知香经销商门店买一两盒,或者在味知香官方淘宝店一次性买多盒(多盒一般有优惠,一盒考虑到运费经济性较差)。
线下购买有三个问题,首先是终端客户去门店购买预制菜一般只是解决了荤菜的问题,但对于蔬菜特别是叶菜还需到菜场或超市购买,也就是说预制菜的线下门店没法给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第二对于上班族来说,附近如果没有预制菜经销商门店时还要专门跑一趟,比较耽误时间,并不符合上班族要节省时间这一初衷。第三对于没有做菜精力的老人,出门可能就不是一件方便的事。
传统电商平台购买的问题主要在于一次性购买多盒,一顿未必吃的掉,产品可能需要较长的保质期,如味知香产品的保质期一般有一年,这会涉及到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并不符合时下人们追求健康的需要。
其实,如果把预制菜和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相结合,有可能是更好的商业模式。它基本解决了味知香这类传统预制菜模式的几个缺陷。叮咚买菜在品类上,可以实现荤素搭配的一站式采购,在时效上,发挥了前置仓模式送货快这一优势,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由于用户不需要囤货,可以按需购买,可以相对减少添加剂的使用。
以上可以说是叮咚买菜对于预制菜的加成,而预制菜对于叮咚买菜的加成更大,体现在差异化和客单价提升这两点上。生鲜电商要在水果蔬菜这类产品上做差异是比较困难的,食品只有在经过深加工后变成产品后才有更多差异化可能,并且生鲜电商在拿到足够用户数据后可以反向为用户定制预制菜产品,这个优势是传统预制菜厂商不具备的,如生鲜电商发现用户经常同时购买西红柿和鸡蛋就可以推断用户很有可能是要做西红柿炒蛋。同时,预制菜由于差异化带来了更高的附加值,有利于拉动毛利率,也带动客单价提升从而降低履约费用率。
从这几方面看,预制菜可能成为前置仓生鲜电商盈利的关键点。
叮咚买菜目前的快手菜更多还是采取和其他品牌合作模式,自有产品较少。相比之下,美团买菜的自有品牌“象大厨”早已大规模上线,自有品牌远高于叮咚买菜。不过,“象大厨”在品控和定位上都偏向中低端,没有形成很好的口碑,叮咚买菜仍有破局机会。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