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塑回收利用一

废塑回收利用一直没有足够话语权,专家分析原因在这里


废塑回收利用一直没有足够话语权,专家分析原因在这里
我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此前发布的报告,2020年全国产生废塑料约6000万吨,其中回收量约为1600万吨,废塑料总体回收率为26.7%。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迅速发展,塑料制品的用量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废塑料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再生资源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原生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再生资源,既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又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论坛上,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许军祥说。
他说,塑料的原材料是石油,如果可以使更多的塑料进入再利用环节,将有效减少初次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提高废塑料价值。
我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2020年全国产生废塑料约6000万吨。摄影/章轲
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引导生产企业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金属、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回收利用率。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王永刚介绍,美国和欧盟已制定各自的关于塑料制品设计回收的相关标准,中国也应该自行建立塑料产品设计回收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应充分发挥中国产业优势,真正解决提高回收率和再生高值化的问题。
王永刚介绍,为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和产品的标新立异,很多塑料制品的设计从材质、颜色、标签甚至到形状,都多样化且复杂,这对废弃后回收的效率和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废塑料回收率的提高。
“大家无需‘谈塑色变’。从理论上说,所有的废塑料都是可以回收的,关键是有没有完善的回收体系和再生措施。”王永刚说,如果从后端废塑料回收体系和再生环节出发,在前段塑料制品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易回收性和易再生性,就能从根本上提升其循环利用的比例,减少废塑料的产生量。
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发展,塑料制品的用量逐年增加。摄影/章轲
2020年6月,中国石化联合会和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共同成立了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携手上下游31家企业行业探索再生塑料的合理再利用新模式,这也是国内第一个为推动塑料循环经济而成立的产业链平台。
论坛期间,上述机构还发布了易回收、易再生塑料制品标识和《塑料制品易回收、易再生设计和评价》。“如果在塑料制品上看见蓝色的‘回’字图案标识,请放心使用。”标识应用小组组长何智亘说。
美团外卖青山计划项目总监田瑾表示,这一标准为产业搭建了规模化、常态化、规范化的回收链条,“美团已根据这一标准,制定了外卖塑料包装细则。”
王永刚表示,下一步,将建立一套完整的塑料回收产业标准体系,以及认证体系和检验体系,将推广产销监管链的做法,利用大数据监控废塑料的产生、收集、储运、回收和再利用等环节,避免非法处置以及污染物泄漏。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Related Keywords

China , King Yonggang , Express , Foruma China , Ke China Sinopec Federation , State Department , King Yonggang Introduction , Working Group , King Yonggang Introduction The , Regulations King Yonggang , சீனா , எக்ஸ்பிரஸ் , நிலை துறை , வேலை குழு ,

© 2025 Vimar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