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高能同

中國首個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開始安裝


中國首個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開始安裝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計劃2025年9月開始試運行,2025年年底建成提交國家驗收申請。截至2021年6月底,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建安工程約完成總工程量的70%,設備採購完成合同額的29%。預計2022年初,主要建築單體交付使用,屆時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將全面轉入設備安裝階段。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工程總指揮潘衛民介紹稱:“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面臨眾多世界級的挑戰,實現了一批關鍵技術的突破,如今已從樣機階段走向批量生產階段,大部分系統進入批量研製,前端即將轉入設備安裝環節。”
  潘衛民表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的建設由加速器、光束線站以及配套設置等內容組成。按照計劃,2024年第一束同步光將出束;到2035年,線站總數將達到60條左右,總體進入世界前列,其中10條左右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從第三代邁向第四代光源不僅僅是技術參數上的提升,而是技術上的飛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裝置負責人董宇輝介紹道。
  我國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建成後,將與世界上正在運行的美國先進光子源(APS)、歐洲同步輻射裝置(ESRF)、日本SPring-8和德國的PETRA-Ⅲ一起,構成世界五大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並支持包括能源、材料、生物、環境等各個領域的基礎科研。
  潘衛民介紹道,新一代的同步輻射光源在加速器技術和物理設計方法上都挑戰了極限。
  在談到在關鍵“卡脖子”技術方面的突破時,潘衛民表示,高能所自主研發了陰柵組件、數字BPM電子學等一些關鍵核心技術。
  “這些技術一些研究所進口不了,也買不到。”他說道,“在中科院支持下,我們經過幾年攻關,目前陰柵組件技術基本到達進口產品水平;BPM電子學技術也與國外產品性能相當,能實現0.1微米精度測量,此外,像素陣列探測器研發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高能所所長王貽芳表示:“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要實現國產化,而且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為反制‘卡脖子’的手段,使得一批企業佔領國際市場。”他認為,這需要高端需求的牽引、研發能力的提升以及研發人才的培養等關鍵因素。
  

Related Keywords

Germany , Japan , Shanghai , China , United States , Long Wang , Anhui , Beijing , Zhangjiang , Zhejiang , Hefei , Qiu Zhibin , National Development ,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Professor , Innov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a Research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 Science Center , China Science Hospital , Independent Design , China New , Shanghai Freedom , Dean Shanghai , First Shanghai , China Science , New Crown , ஜெர்மனி , ஜப்பான் , ஷாங்காய் , சீனா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 நீண்டது வாங் , அன்ஹுய் , பெய்ஜிங் , ஜெஜியாங் , தேசிய வளர்ச்சி , கண்டுபிடிப்பு ஆராய்ச்சி , தொழில்நுட்பம் வளர்ச்சி , அறிவியல் மையம் , சீனா புதியது , முதல் ஷாங்காய் , சீனா அறிவியல் , புதியது கிரீடம் ,

© 2025 Vimar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