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许达哲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了百年来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丰功伟绩,精辟提炼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牢牢把握的九个方面要求,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时代意义、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光辉文献,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号召全党同志接续奋斗、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动员令,是全面开启新征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通篇贯穿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主题,通篇彰显了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定力和历史担当,通篇展现了我们党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通篇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一百年前,在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推进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百年大党,浴血荣光。从党的奋斗历程,我想到了三句话:
一百年艰苦卓绝、感天动地。从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有名可查的烈士达370万名,仅红军长征就经历了600余次战役,平均每前进300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环顾世界,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遭受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无论处境多么困难、条件多么严酷,我们党始终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一往无前、不屈不挠,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敢于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谱系。
一百年创造辉煌、举世无双。我们党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经过持续奋斗,特别是八年脱贫攻坚,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极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概括起来,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讲的“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写下了举世无双的壮丽篇章。
一百年淬火成钢、风华正茂。我们党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一次次拿起手术刀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自身问题,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从成立之初的50多名党员,到发展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而本色不改,饱经风霜而初心不变,始终永葆青春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历史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湖南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三湘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事业进行了不懈探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湖南走过的百年历程,生动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展现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早在“五四”运动前,毛泽东、蔡和森即创建了当时全国影响最大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发出建党先声,蔡和森第一个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第一个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下,湖南爆发了“雄壮不亚于安源”的水口山工人运动,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桑植起义、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诞生了第一支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工农革命军军旗、第一条军规、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等中国革命多个“第一”,创建了湘赣、湘鄂赣、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贺龙、萧克领导的红二、六军团80余天转战湖南26个县市区、奔袭5000多公里,成功为中央红军长征开辟道路;在湘江战役中,陈树湘率领红三十四师担任断后任务,保证了中央红军突出重围。伴随这一历史进程,湖南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牺牲了15万名记录在册的革命烈士,包括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及抗战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左权,书写了“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英雄史诗。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湖南人民以满腔热情投身国家建设,扎根偏远山区、投身“三线”建设的湖南军工人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提供了核心原料、为“两弹一星”伟业奉献了青春力量,诞生于株洲的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终结了我国不能独立造飞机的历史,成功研制的第一根硬质合金棒材解决了我国没有“工业牙齿”的问题,袁隆平团队研制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人民温饱问题作出巨大贡献。这些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成果,为我们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湖南打造“三个高地”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时期,湖南同全国一样,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建设大幅跃升、从人民生活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全省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之初不到150亿元,增加到2012年跨过2万亿元台阶、增加117倍;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9倍、116倍。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一批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诞生、成长,迅速发展壮大为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1983年,国防科大自主研制的“银河-Ⅰ”亿次巨型计算机把我国推向了高性能计算机研制的国际前沿,从此以后研制的超级计算机多次斩获世界第一。超级计算机、超高速列车轨道交通装备、超级杂交水稻已成为湖南创新的标志性成果。
进入新时代,湖南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认真落实“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方略,全省68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全部突破1万元,书写了“矮寨不矮、时代标高”的崭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十八洞村、菖蒲塘村、沙洲村由贫困落后的小山村蝶变为小康示范村,成为新时代的红色地标。在建党百年的今天,湖南科技大学领衔研发的“海牛二号”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湘潭籍航天员汤洪波进入“天和号”核心舱,由湖南人担纲的“嫦娥五号”实现月球取壤,由南岳衡山祝融峰命名的“祝融号”火星车实现火星着陆和巡视探测,这一切生动展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迈气概和探索精神。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回望来时路,我们心潮澎湃;眺望前行路,我们豪情满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九个必须”的要求,号召全党同志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这个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是具体的、系统的、全面的,最根本的是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邓小平同志也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百年党史昭示我们,什么时候我们党有了核心、全党维护核心,什么时候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就能够坚持得好,我们党就充满生机和力量,党的事业就能够蓬勃发展,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其贯彻落实到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落实到各级党组织的活动之中,确保党始终统揽全局、协调各方。要对标看齐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三湘大地落实落地,坚决纠正违背党中央精神的行为,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坚决防止“包装式”落实、“标签式”落实、“割据式”落实等现象,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理论武装,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百年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未停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麓书院考察时,提出“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并用“伏特加”和“二锅头”的形象比喻,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的重要性。回顾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路走来、走向未来的。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突出加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来抓,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要突出抓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立场观点方法,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切实把坚定理想信念建立在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要突出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间正道”在三湘大地越走越宽广。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毛泽东同志一生深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康济时艰”“学贵力行”等“崇实”思想的影响,早年求学的湘乡东山书院至今留有“用能实事求是,以称雄于五洲”的记载,后来在湖南一师又深受“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校风熏陶,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时“实事求是”牌匾对他走上革命道路影响很大。毛泽东同志后来在革命斗争中把“实事求是”上升为党的思想路线,成为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兴党兴国,不讲实事求是就要亡党亡国”。百年来,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科学分析和正确提出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和政策策略,有力推进了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1945年党的七大明确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团结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的征程上,办好湖南的事情、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坚持和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要紧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牢牢把握“三个新发展”实践要求,结合湖南实际推进中部地区崛起,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应有贡献。要聚焦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出实招、求实效,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着力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面打造高地、攀登高峰;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瞄准产业和发展制高点,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以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为目标,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注入强大动能。要树牢正确发展观、现代化观,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开放强省,加快建设美丽湖南、健康湖南、法治湖南、平安湖南,全面推进湖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环节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初心恒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是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战争年代的民谣传唱的是人民对党完全彻底的信赖、坚定不移的支持、水乳交融的感情。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人民群众哪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切实当好人民勤务员、做好群众贴心人。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身入”群众,也“心入”群众,用心访民情、听民意,用情解民忧、化民怨,自觉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不懈保障和改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