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会最深的美

被误会最深的美食之城,夏天去正合适!_东北


评论
被误会最深的美食之城,夏天去正合适!
2021-07-12 21:19
来源:爱旅游的哆啦
原标题:被误会最深的美食之城,夏天去正合适!
“东北到底是啥样的?”
沈阳故宫文创雪糕
东北到底是啥样的?
有的人猜,东北的冬天特别冷:寒冬腊月的铁栏杆儿,舔一口舌头就粘上。不穿两条棉裤,上街立马冻僵。
有的人猜,东北特别大:盘子大,菜码大,东北三省地盘儿大;东北人虎背熊腰人高马大,唠嗑像吵架嗓门儿特大。
有的人猜,东北特别敞亮:东北人热心肠儿,个个都是活雷锋;冬储白菜论车进,买啥都像搞批发。
不管你觉得东北啥样,没去过就都是想象!
六月末,借着去沈阳撸串儿吃鸡架的机会,我带着两个从没到过北方的南方人,第一次踏上东北黑土地,在沈阳痛痛快快吃了四天(三夜)!
没成想,四天行程让他俩彻底爱上沈阳,一个要辞职去学烤鸡架,一个要放弃上海户籍落户西塔,并断言“沈阳绝对是东三省最好吃的城市”,不服评论区干架!
是不是最好吃我不敢打包票,毕竟东北三省亲如一家(peace&love),好吃的地方多了去了!
但只有来到沈阳,你才能见识到皇城根儿下鸡架的N种吃法;小烧烤家家不踩雷一天三顿不在话下;还有1块钱一根儿的中街大果,味道完全不输钟薛糕啊(钟sir一天吃五根儿不费劲儿)!
沈阳故宫
在成为“沈阳”之前,它是“盛京”,也是“奉天”,满、蒙、汉、朝鲜文化在这里融合,也有过“皇城根儿”的骄傲。在成为“沈阳”之后,它是东北一哥,也有过全国经济第一的辉煌。
下面这几家都是沈阳当地的老字号,年轻人的朋友未必会推荐,真吃上了也未必吃得惯,但要是没吃过这些,真不算来过沈阳!
01|西塔大冷面
西塔大冷面是沈阳最早一批国营饭店,冷面现压,有甜口和咸口两种口味。咸口是清淡的平壤风味,即便是当地人也有吃不惯的,但老字号就是这样,你可以说不喜欢,但绝不能说不地道。
咸口冷面 14元
东北冷面在外地人的概念里多是小吃街里的烤冷面,其实在东北人口中,“冷面“二字前如果不加任何形容,那就默认是带汤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朝鲜/韩式冷面。
酸甜口冷面 16元
上车饺子下车面是东北人的传统,到沈阳的第一顿,肯定要吃面。
我们的酒店在中街附近,离西塔还有20分钟车程。但下车就是30度高温,想到滑溜溜的大冷面配上凉哇哇的冷面汤,立马坐不住了,放了行李就冲!
到店已经是下午两点,人还是乌央乌央的,面对面坐着想让对方听清自己说的啥,得扯着嗓子喊!
这家店还保留着“凭票取餐”的特色。想吃什么事先想好到收银台前买票,取餐口的大姨“认票不认钱”。
咸口冷面14块一碗,酸甜口的16块,大姨用水舀子舀汤,哗的一大勺,看着都爽快!汤如果不够,可以自己拿碗去旁边接——水龙头里流冷面汤,壕气!
这里的小菜也不贵,一般6块8块的就能买一盘儿,多是些朝鲜特色风味。像是拌桔梗、拌毛蚶、拌明太鱼,上面多糊一层唬人的辣椒酱,一吃就知道,甜的!
02|老边饺子馆儿
老边饺子的招牌真叫气派!远远望去,富丽堂皇。用我们摄影师的话说:就差把容嬷嬷请来上菜了。一楼大厅有一个小型的饺子展览,墙上挂的是各种名人到店合影,“非洲某部落公主”竟然也在榜上,还挺招笑。
老边饺子馆儿是正经的百年老字号,1829年(清朝道光年间)创立,也是全世界历史最长的饺子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我们说这奖实至名归,毕竟出了东北,世上再没哪儿的人这样爱饺子!
煸馅儿饺子
老边饺子馆儿最有特色的是“煸馅蒸饺”,就是用油先把肉馅儿炒熟,然后再包在烫面皮里,上锅蒸熟。我自认爱饺子,但这种煸馅蒸饺也从没吃过,比一般的做法要香,但也更咸。
酸菜饺子
酸菜饺子出了东北能不能吃到要看缘分,东北人一般会在馅儿里加上“油梭子”,也就是“猪油渣”,爽脆又油润,比加肉的更香。
老边饺子生意很好,但很难判断来的更多的究竟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就像你坐上沈阳的出租车,问一嘴:“师傅,我们是来旅游的,咱沈阳有啥特色?”师傅一准儿回:“老边饺子,沈阳必吃”!
你好信儿再问:“您在哪儿吃饺子啊?”师傅八成得说:“我,搁家吃啊!”
东北人的饺子,还是家里的香。
03|李连贵熏肉大饼
李连贵熏肉大饼最早发迹不在沈阳,而在吉林省梨树县。肉先煮后熏烤,配上现烙大饼,在当地火了。1950年,李连贵的第三代传人李春生背着一锅老汤来了沈阳,没成想就做成了沈阳代表美食。
我们选的这家店在中街附近,边儿上就是刘老根儿大舞台。原以为店里会像老边饺子一样“富丽堂皇”,没想到一进门,朴实到仿佛闯进“美国加州牛肉面”。
熏肉是切好码好盘儿的,按份儿算钱;大饼3块钱一张,一切对半;甜面酱和葱丝要额外点。我们先点了两张饼,想着当早饭垫垫肚子,一会儿再安排别的节目,没想到大饼挺香酱挺咸,吃到最后又加量。
吃熏肉大饼没什么讲究。几片熏肉码在饼上,夹些葱丝蘸点儿甜面酱,把饼一对折,吃就完了。也有像我一样非要把饼揭成一个口袋的,美其名曰“熏肉夹馍”。
中街附近游客多,本地人吃不吃熏肉大饼呢?吃啊!早上十点半就有大爷坐下,一盘儿熏肉两张饼,再配一瓶老雪花,自斟自饮,悠哉brunch。
有东北人的地方就有东北菜,是以全国人民都觉得自己对东北菜有点儿概念。锅包肉,拔丝地瓜,铁锅炖……味道怎样?正不正宗?不知道!
吃东北菜,还得来东北呀!咱们到沈阳,看看正经东北菜长啥样!
01|锅包肉
东北三省一家亲,要说唯一能让黑龙江与辽宁“反目成仇”的,可能就是这锅包肉。
黑龙江的锅包肉用糖醋汁儿,上桌一股醋味儿,吸一口气儿呛嗓子,但调味儿清爽。辽宁的锅包肉用番茄汁儿,汁厚味浓色又亮,但公允地说一句,有时未免太甜了。
虽然据史料记载,番茄汁锅包肉比糖醋汁的还早个10年,但在辽宁,“老式锅包肉”指的就是黑龙江糖醋口。我们在一家东北菜馆儿里吃到了“老式锅包肉”,外形八分像,一尝变了样——汁太厚了,黏黏腻腻的不爽利,味儿不正!
在群乐饭店我们吃到了正宗的辽式锅包肉,酱汁红艳锃亮,酸酸甜甜,能白嘴吃也能下饭。
02|拔丝地瓜
“在东北,拔丝地瓜是一门玄学。丝拔得长不长,决定着这顿饭的排面儿高不高。”——这已经是我小时候的事儿咯!现在的东北,可不是随便一家馆子都能做拔丝地瓜!
我们挑了一家东北菜,本是冲着冻秋梨去的,结果坐下一问,不光冻秋梨没了,拔丝地瓜也不做了。好在东北人好说话,后厨的师傅特地跑去市场买地瓜,给我们加了一道菜。
这拔丝,只能算一般
地瓜先炸后挂浆,这是一门儿手艺。我们的这一盘虽然丝没拔出一米高,但还是给小伙伴高兴够呛。正经吃法是趁热夹一块蘸点儿冷水,原本还烫嘴的糖浆迅速结成糖衣,咬一口外脆里软,香香甜甜。
不过餐厅没给配水,想来是好久不做忘了习惯。看着兴奋拔丝的小伙伴我撇撇嘴:“整整齐齐的算什么呢?吃拔丝地瓜,还得是滚刀块儿!”
03|一锅出
好吃的东北菜未必贵。我们找到一家叫“夕阳红小吃部”的小店,也是开在楼区里,有点像铁西的群乐饭店,菜码大,又便宜又好吃。三个人四个菜,总共花了七十块,东北菜可真实在!
像这道“一锅出”,在东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锅里的食材也不一样。在夕阳红,它是由鸡肉、土豆、豆角组成的,再贴一圈儿小玉米饼子,特别下饭。
04|春饼
“东北人不管什么节令、节气都吃饺子”,这话说的我们自己都无力反驳,不过打春这天,我们是吃春饼的。
不只东北,其实北方很多省份都吃春饼,但你要非问东北的春饼有啥不一样,那我只能说:“菜码儿巨大!”
京酱肉丝yyds
我们去的这家店在开朝阳街上,隔壁是皇城派出所,斜对面是帅府,沿街走走还能路过故宫,但店里游客很少,往来吃饭的都是本地人,大概是过于家常了吧!
许久没回家,两素一荤端上来,连我自己都吓一跳。同行的小伙伴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阵仗——这......能吃完吗?
春饼有烙的和蒸的两种。烙饼一般把两个面剂子擀在一起,锅里不放油,干烙。烙到两面都稍稍起泡变色,拿出来一揭,两张饼就好了。
蒸饼讲究就多了。真正有技术的,可以把一打饺子皮儿摞在一起,擀成一张薄饼那么薄,上锅蒸熟揭开,透亮又筋道,漂亮!
现场教学,亲自服务
吃的时候反而没那么多讲究。揭一张饼,中心放些菜卷成卷儿吃,家常的东西本来就没有露怯的道理。
同事们假装没有手,非说外地人没吃过,让我来一场卷饼教学,包什么菜也要指定——懒就说懒呗!
05|铁锅炖
到沈阳之前,同事郑重地在心愿清单上写了“搓澡”和“铁é

Related Keywords

Chengdu , Sichuan , China , Pyongyang , P Yongyang Si , North Korea , Nanshan , Liaoning , Mongolia , Wujiang , Jiangsu , Jinzhou , Shanghai , Mukden , Huanggu , Zhejiang , Shenyang , Vietnam , Republic Of , Beijing , Hongyan , Yunnan , California , United States , Taiji , Anhui , Riga , Latvia , Pakistan , Jilin , Dalian , Dongbei , Shaanxi , Heilongjiang , South Korea , Lee Chun Sheng , Han , Express , Hotel Us , Musa Hotel , Guinness , Network Rail , Museum Shanghai , Northeast China , Step Ray , Shenyang Forbidden City , Sheng Beijing , Mongolia Chinese , Guo Imperial , Guo Shenyang West Tower , West Tower , Dumpling House , Qing Dynasty , Shan Features , Jilin Province , United States California , Forbidden City , Huanggu District Mountain Road , Little Red Riding Hood , Red Riding Hood , West Square , Shen Proton , Anshan Tiedong Shannan , Guo Canada , Shenyang Features , Shenyang Peace Zone , West Tower Taiji , Korean Autonomous County , Commercial Street , Korean Features Building , செங்கிடு , ஸிச்வாந் , சீனா , பையாஂக்‌ய்யாஂக் , வடக்கு கொரியா , மங்கோலியா , ஷாங்காய் , ஜெஜியாங் , ஷேனிாங் , வியட்நாம் , குடியரசு ஆஃப் , பெய்ஜிங் , யுன்னன் , கலிஃபோர்னியா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 தைஜி , அன்ஹுய் , ரிகா , லாட்வியா , பாக்கிஸ்தான் , டேலியன் , தொங்கிபே , ஷாங்க்ஷி , தெற்கு கொரியா , லீ சுன் ஷெங் , ஹான் , எக்ஸ்பிரஸ் , கின்னஸ் , வலைப்பின்னல் ரயில் , அருங்காட்சியகம் ஷாங்காய் , வடகிழக்கு சீனா , மேற்கு கோபுரம் , பாலாடை வீடு , குயிங் ஆள்குடி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கலிஃபோர்னியா , தடைசெய்யப்பட்டுள்ளது நகரம் , கொஞ்சம் சிவப்பு சவாரி ஹூட் , சிவப்பு சவாரி ஹூட் , மேற்கு சதுரம் , வணிகரீதியானது தெரு ,

© 2025 Vimar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