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讓人感覺很

冷氣讓人感覺很棒,但對地球來說卻很糟糕!專家解釋如何解決問題


1925年,曼哈頓中城劇院推出離心式空調系統,讓劇院可在夏日開業,因為之前電影院夏天都關門,有了空調,電影院成了熱門話題,並開啟夏季商業大片的序幕。
二戰以前,幾乎沒有任何人家裡有冷氣,除了是非常昂貴的商品,流行文化也覺得冷氣很古怪,特別是冷氣的構成充斥二氧化硫和氯甲烷冷化學製冷劑,一旦洩漏將導致兒童死亡、中毒等意外。
新冷媒出現卻破壞了臭氧層
然而,這並不是沒有代價。
臭氧層最重要的是能阻擋陽光中的紫外線,假設沒有臭氧層,許多生物將無法生存,因臭氧層厚度每降1%,就會導致數千例新增的皮膚癌患者,更嚴重將影響植物枯竭、海洋系統崩潰,最終摧毀所有生命。
1980年代,物理學家約瑟夫法曼(Joseph Farman)偵測到南極上空幾乎沒有臭氧層時,證實了氯氟烴破壞臭氧層的假說。隨後工業界、科學家和環保主義者展開激烈鬥爭,1987年,美國(USA)簽署《蒙特婁議定書》,避免工業產品的氟氯碳化物對地球臭氧層繼續造成惡化及損害。
暖化問題又成了另一顧慮
過去30年,氫氟化碳產量成指數級增長,為家庭、辦公室、超市和汽車等所有空調提供冷媒作用,更是冷卻疫苗、輸血用血液的優質保冷載體,以及構成伺服器、機房的重要冷卻功能。
2021年5月,美國環保署開始推動逐步淘汰氫氟化碳,倡議用更環保的替代品取代,專家一致認為,迅速停止使用相關產品,可防止下世紀氣溫升高0.5°C,這是實現《巴黎氣候協議》目標的三分之一。
研究發現,從1906~2005年100年間,全球平均大氣溫度增加0.74°C;二氧化碳濃度更從1960年315ppmv上升至2010年385ppmv;過去30年間,北極冰帽消失150萬平方公里,將近45個台灣面積就此消失。
冷氣在熱帶國家反而是奢侈
全球可持續能源(Sustainable Energy for All)機構致力於乾淨能源,全球有11億人無法獲得足夠空調設備;國際能源機構(IEA)表明,生活在世界最炙熱地區的28億人,僅8%有冷氣空調,然而像美國、日本(Japan)等較發達的地區,空調普及程度達90%。
對那些數十億人來說,擁有冷氣完全是奢侈,但缺乏空調會引發熱衰竭、破壞身體機能,導致器官衰竭等極端疾病,最終死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到2050年,死於與熱有關疾病的人數將增加到25萬以上。由於熱效應,亞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區到2050年,工作時間將下降12%,因此國家工作效率會降低。更直接說,缺乏冷卻設備,通常也意味人們無法確保食品安全或延長藥品保存期限。
冷氣的矛盾現象,該如何解決?
加州柏克萊經濟學家盧卡斯戴維斯(Lucas Davis)表示, 毫無節制的冷氣開啟時間不僅耗費電力,而為了生產這些電力而加劇的火力發電量,將產生數十億噸二氧化碳排放,更讓暖化惡性循環不斷提升。
他認為,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徵收碳稅、提高電費,讓使用者用電時能多少有點警覺,多收的電費可運用到開發綠能,刺激創新潛能。
開冷氣時,保持舒適溫度即可,而不是冷到必須穿外套、蓋厚棉被,那只是本末倒置。
科學家表示,從空調歷史和發展來看,並不是要現代人們放棄冷氣,而是在可預見的將來,重心專注公共製冷、公共舒適,而不是個人製冷、個人舒適。
所謂的公共製冷,是透過更好的公共冷卻中心,像是可遮蔭的樹木、安全的綠地、冷卻水基礎設施和智慧設計等,確保整個社區的居民保持涼爽,如此不僅能豐富城市整體市容,還能降低體感溫度,這種方式效率更高。
科技新知,時時更新

Related Keywords

California , United States , Taiwan , Manhattan , New York , Paris , France General , France , Dazhi , T Ai Pei , Antarctica , , Development Point , New Zealand Australia , Dazhi Image , Manhattan Hospital , Yet This , Yet As United States Japan , Public , கலிஃபோர்னியா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 டைவாந் , மன்ஹாட்டன் , புதியது யார்க் , பாரிஸ் , பிரான்ஸ் , டி ஐ பேய் , அண்டார்டிகா , வளர்ச்சி பாயஂட் , புதியது ஜீலாந்து ஆஸ்திரேலியா , மன்ஹாட்டன் மருத்துவமனை , பொது ,

© 2025 Vimar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