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听到《柳浪闻莺》的消息还是在2019年金鸡电影创投大会。当时影片还只有第一版剧本。时间不过两年,《柳浪闻莺》已经完成拍摄,并入围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与另外12部影片共同角逐金爵奖最佳影片。
从创投获奖到成片入围金爵奖不过两年,《柳浪闻莺》看似进展迅速。事实上,从第一次接触到王旭烽的原著开始算起,导演戴玮在这部影片的改编、拍摄与制作上已经花费了五年时间。
影片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的系列小说《爱情西湖》中的第九篇。原著以西湖十景之一柳浪闻莺为背景,以男性画师工欲善的视角为主,讲述他与越剧女小生垂髫、越剧花旦银心两个女孩之间的爱恨纠葛。
一听到《柳浪闻莺》和传统戏剧相关,或许不少人会认为电影会专注于展现越剧这一传统文化。然而,监制郑大圣将《柳浪闻莺》原著推荐给戴玮后,深刻吸引她的反而是故事中的人物命运与人物关系。
影片中,两位女性角色的性格对照鲜明而动人。垂髫生性浪漫,为舞台而生,不疯魔不成活;银心则更加注重现实,以更好的生活为目的。性格目标截然不同的两人原本相依为命,而工欲善的出现,也让两个女孩的关系陷入微妙境地。
“她们因为想留在杭州,去抢一个男人;又因为彼此姐妹的情感,因为对方更在意那个男人,”从女性视角出发,戴玮对两个女孩的情感纠葛的体察更加细腻,“她们之间的情感是复杂的,我希望观众能代入进去,体会到这一点。”
图片来源:上海国际电影节
过于现实、善于钻营的女性角色往往不为人所爱。不过在创作中,戴玮也试图走进银心的内心。“我觉得正常看小说,是不会喜欢银心的。而我们改编后你会更加心疼她。一下子得到一切,又一下子失去一切,银心是这样一个女孩。”
另一个女孩垂髫或许投注了戴玮自身对艺术创作者的共情。在越剧走向没落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情至性的垂髫依然执着地献身舞台。“搞艺术的人有这种坚持,冥冥之中我能感受到她那份情感,这来自于她内心的力量。”
在戴玮看来,垂髫和银心是“性格决定命运”的典型表现。在真实地代入两人的所处的境地、理解两人的内心情感之后,观众也许很难去判断喜欢或不喜欢其中一人,而影片正希望观众能关注人、进入人物的情感,跟着人物内心走,理解其中的复杂性。
“我必须让观众和人物有深刻的交流。”戴玮说道。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