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吴季:

独家专访吴季:十年后,中国将成为航天强国


2021-07-27 07:46:38 来源: 逐梦星空
举报
分享至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逐梦星空》是网易科技记录航天逐梦人和航天里程碑事件的新栏目,“逐梦星空,向上探索”,让我们向着星辰大海不断挺进。
文 | 崔玉贤
精彩观点:
1、未来10-20年,深空探测将成为航天大国角逐的重要战场。
2、我不太喜欢太空竞赛这个词,太强调政治性了,这就像打仗一样了,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下,看谁打得过谁,谁飞得更高。
3、中国深空探测发展不是为了跟谁竞赛,而是按照我们自己计划一步一步走。
4、中国的航天从跟随到慢慢有自己的贡献,开始并跑了,但还没有实现引领。
5、中国是航天大国,但还不是航天强国,需要70%的指标都比别人好,那真是强国了。
6、现在,中国逐渐走到了世界空间科学舞台的中央,2000年的时候我们还在边缘。
7、中国空间科学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青年科学家可以提出自己的计划。
8、火星采样返回还是需要慎重,因为火星上可能有生命,采回来可能对地球有威胁。
9、如果星舰交给NASA去研制,20年都不一定研制的出来,但马斯克5年就可以研制出来,就是通过市场驱动和应用驱动的方式,缩短了研制流程。
10、中国的商业航天必须要找到创新,找到市场,太空旅游就是很很大的一个市场。
他是谁?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曾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嫦娥一号、三号”探测器有效载荷总指挥、中俄联合探测火星计划“萤火一号”工程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应用系统总设计师。
正文:
被NASA称之为“史上最伟大的火箭科学家”沃纳·冯·布劳恩曾说过:“人类必定要探索宇宙,尽管只是为了更加珍惜现有的世界。”
五十年后,中国航天科学家吴季说:“未来可能毁灭地球的人,绝不会是那些到过月球的人。”为了让人类早日走出“地球摇篮”,探索太空,吴季先后撰写了两本月球主题的科幻小说《月球旅店》、《月球峰会》以及科普类航天读物《太空旅游》。
不同于单纯超现实的科幻小说,吴季的月球主题小说系列充满了专业技术知识,用科幻作家韩松的话来说“(《月球旅店》)仿佛是一本月球载人飞行工程手册”。这是因为吴季不仅是位科幻作家,还是一名科研工作者。
他负责推动的“地球空间双星计划”是中国首个以探索空间科学为目标的科学卫星计划,在此之前,中国的空间科学几乎是一片空白,中国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卫星计划。
“那时候,空间天文用的是别人的数据,空间物理用的也是别人的数据,我们甚至还不能研制自己的科学仪器, â€˜åŒæ˜Ÿè®¡åˆ’’有一半的科学仪器都来自欧洲,人家捐赠给我们的。”吴季回想道。
当然,作为“双星计划”应用系统总指挥兼总师,吴季当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也经历了一些波折,但随着项目的向前推动,获取了大量可靠的科学数据和突破性研究发现。该计划也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以及国际宇航科学院“2010年度杰出团队成就奖”。
吴季也在随后几年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负责人,领衔了中国空间科学的总体规划。
“‘双星计划’打完之后,我们有十年没有科学卫星。”吴季提到,“长期以来的重技术、轻科学的态度造成了我国既是航天大国,又是空间科学小国的尴尬现状。”
作为曾经的我国空间科学研究的总规划师,吴季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便开始空间科学前瞻性的布局和规划。吴季组织并推动了世界最先进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
在“悟空”号发射之后,《自然》杂志刊文指出,“这是中国接下来一系列专注于科学发现的太空任务的第一棒,代表着中国空间科学时代的开始”。
紧接着,吴季还推动了国际上第一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实践十号”等科学卫星计划,使得我国空间科学从配角逐渐成为主角。
“(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说中国逐渐从边缘走向了世界空间科学舞台的中央。”吴季表示,“我们在一流期刊上发表的空间科学论文逐年上升,空间科学领域的大会也邀请了中国科学家做报告,这些以前根本没有过,这还是有很大的变化的。”
不过,吴季认为中国现在属于航天大国行业,但还不算是强国,需要70%以上的指标都比别人好时,中国才能称得上航天强国。
“再有个十年吧!”吴季认为,十年后中国会成为航天强国。
十年后,中国将成为航天强国
《逐梦星空》:今年中国有“天问一号”,又有天和核心舱,大家感觉这两年中国航天事业在飞速发展,而且每个几乎都是里程碑的事件,为什么这两年中国航天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
吴季:因为整个国家都在发展,航天作为其中一个领域,同样也是发展很快。但这些项目我们早就布局了,“嫦娥”已经布局了好多年,2004年就启动了“嫦娥探月计划”。《科技导报》邀请我写过一篇文章,对“十四五”规划展望——深空探测。在文章里我提到一个观点:深空探测具有政治性,它比一般的科学任务政治性更强,因为它要去别人没去过的地方。
比如说到月球背面,月球背面不止科学上有收获,中国人去了没人没去过地方,感觉国家实力强了。
为什么“阿波罗计划”当时竞争那么厉害?美苏的太空竞赛以“阿波罗计划”登月而告终了。中国做深空探测计划也要关注对中华民族的激励,对青年人的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指标,所以它的政治性很强,它比一般的科学项目还多了这么一点。
《逐梦星空》:关于国际上,各国在太空方面的竞争,您是如何看的?
吴季:我不太喜欢太空竞赛(这个词),太强调政治性了,这就像打仗一样了,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下,看谁打得过谁,谁飞得更高。当时美苏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去争第一。我们中国深空探测发展不是为了跟谁竞赛。为什么我们现在一步一步走这么好?我们没受干扰。
《逐梦星空》:没受干扰是指什么?
吴季:我们有“三步走”。即使你不做我们也要做,这是我们自己的计划。按照自己计划一步一步走,不参赛。我们是为中华民族复兴,不是跟谁竞争,不是跟俄罗斯竞争,也不是跟美国竞争,也不是跟印度,我们就是按照自己规划的步骤一步一步往前走。自然而然小步快跑,它是自然的一个结果。我们真不是想参加(竞争),(这)不是我的观点,是整个中国航天的观点。
其实中国航天布局是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规划来),中国人一定要走出去的,中国人不会不走出去的。那么即使到了第一,即使没有了竞争对手,我们也会往前一步一步走。
《逐梦星空》:那中国的航天现在已经从跟随实现引领了吗?还是说部分的引领?
吴季:没有。
《逐梦星空》:部分引领也没到?
吴季:不能说引领,我们慢慢开始做自己的贡献了,并跑了。刚才讲到为什么有这么多新的发现?其实是我们早已经在布局,然后一步一步的在走。国家的投入现在越来越多,所以这些项目也就逐渐都有了进展。“十三五”是个节点,“十三五”前期布局的事儿,都是要(按期)交账的,陆陆续续都结束了,下一个节点又要4-5年。
《逐梦星空》:您曾经说过深空探测可能是未来航天大国的一个角逐的主战场。
吴季:对,编辑愿意用这句话,我也同意。只要我们在往前走,他们也一定在往前走。特别像美国,可能会更当一回事,因为原来美国就在老大的位置上,突然有人慢慢追上,他们就害怕得不得了。
但不是只是航天领域或者科技领域,它是整个国家实力在转变。慢慢他们会接受的,我们会共同推动人类科学发现的进展,现在美国还有点不适应。
最近刚看到新闻,NASA的局长拿着我们第一张火星的照片去找国会要钱去了,说“要如果不再投入的话,中国人要赶过我们了”。
所以如果有人把其描述为大国在竞争或者在追逐、角逐的一个战场,就这么描述吧!但是从中国来讲,不是为了和他们竞争,确实是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这些指标性的东西。
我们也是人类的一部分,占人类的1/5人口,我们是第二大经济体,不能只用别人创造的知识,我们不能不给人类创造知识,所以这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我认为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看。
《逐梦星空》:您也说过中国其实是航天大国,但不是航天强国,那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中国需要弥补一些什么?
吴季:比如说我们发射系统,运载火箭现在还不是最大的。我们刚刚做出来“长征5号”,“长征5号”可以把8吨重的载荷打到月球上去,但是当时“阿波罗计划”的时候把45吨的东西打到月球上去了。
目前马斯克做的“猎鹰9号”重型火箭大概是20多吨,它比“长征5号”还要大。“

Related Keywords

China , Mexico , Houston , Texas , United States , India , Russia , Chinese , Soviet , Guo Wu , Jupiter , Economy Aerospace , Science Research , Technology Progress , Chinaa Aerospace , China Space Science Society , Applicationa Us Country Aerospace , A China Academy Country Space Science Center , Technology Herald , Chinaa Aerospace Country , Aerospace Country To , Country Space Science Research , Aerospace Country , Us Soviet Union , China Aerospace , China Academy Country Space Science Center , Science Mission , Aerospace Milestone , Guo Aerospace , Lazard , Aerospace White Paper Chinaa , Economy New Aerospace , Netease Science , Guo Who , Space Science , China Space Science , Market Space , Who China Space Science Society , Change One , Science Application , Guo Moon , Moon Inn , Country Science , Light Science , China Continued , Country Space Science , General Assembly , Harvest China , Guo China , Country Space Science China , Aerospace White Paper China , Landing Field , Star China , Moon Inn Space , New Market , Lane City , Virgin Galaxy Space , Moon Musk , Near Earth , Market Application , சீனா , மெக்ஸிகோ , ஹூஸ்டன் , டெக்சாஸ்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 இந்தியா , ரஷ்யா , சீன , சோவியத் , வியாழன் , அறிவியல் ஆராய்ச்சி , தொழில்நுட்பம் ப்ரோக்ரெஸ் , எங்களுக்கு சோவியத் தொழிற்சங்கம் , சீனா விண்வெளி , அறிவியல் பணி , லாசார்ட் , இடம் அறிவியல் , சந்தை இடம் , மாற்றம் ஒன்று , அறிவியல் விண்ணப்பம் , நிலா சத்திரம் , ஒளி அறிவியல் , ஜநரல் சட்டசபை , தரையிறக்கம் புலம் , நட்சத்திரம் சீனா , புதியது சந்தை , சந்து நகரம் , அருகில் பூமி , சந்தை விண்ணப்பம் ,

© 2025 Vimar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