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中华 第八届&#x

德耀中华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上)


“炉子烧起来了,火就不能灭。”万佐成夫妇在医院旁边一条小巷里开办了一家“爱心厨房”,十八年如一日,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家属提供锅碗瓢盆、炉灶煤火、油盐酱醋,象征性地收1块钱成本费,只为让病人吃上热气腾腾的“家的味道”。全年365天的忙碌无休、执着坚守,源自他们内心的善良。
一炉“多余的火”,给因病陷入困境的家庭献上爱心。2003年,万佐成夫妇在江西省肿瘤医院旁边的石泉村,支起一个煤炉,售卖现炸的油条、麻团。夫妇俩至今还清晰记得一个场景:一天早上,他们炸完油条后,炉火还挺旺。一对四十来岁的夫妻,推着自行车走来,车上坐着一名十来岁已截肢的孩子。“老板,你们炉子里剩下的火,可不可以让我们炒个菜?我给你点钱。孩子在医院治病,就想吃妈妈做的菜。”带着哽咽的请求,让万佐成夫妇听得鼻子发酸。他们二话不说,连忙腾出炉灶,拿出铁锅和调味品:“你们来炒吧,这是多余的火,不要钱!”正是这炉“多余的火”,让万佐成夫妇意识到,可以为那些家庭做些什么。从此之后,“多余的火”便在病人家属间传开了。
一条“暖洋洋”的巷子,成为病人及家属抚慰心灵的温馨港湾。为了让病人家属随时能够炒上菜,即使在非就餐时间,“爱心厨房”也始终有几个炉灶烧着煤,冒着热腾腾的水汽。有了万佐成夫妇的付出和奉献,这条暖心的巷子成为很多人治病过程中的温馨港湾。
一面“有故事”的墙,成为万佐成夫妇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帮到了病人我们就开心。”万佐成夫妇的事迹感动了大家、温暖了社会。许多人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在墙上,邀请夫妇俩日后有机会去他们家乡做客。一年年春去秋来,墙壁上已经写满了笔迹不一的电话号码,每一个号码背后,都是一段暖心的回忆。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103  马善民
马善民坚持“一封信、一颗心”的服务精神,25年在乡村邮路上传递党的富民政策、民生信息,助力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热忱帮助群众1万余人次,开展助学扶贫1200余人次,踏出一条10万余公里的“乡村爱心邮路”,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小马兄弟”。
他是全力为民服务的前卒先锋。马善民把群众当亲人,在农村基层艰苦岗位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让“每一个邮件都能找到归属”,他排除万难累计为1万多封地址不详的疑难信件找到主人,投递报刊信件200余万件,准确率100%;为了方便百姓,他每天早到单位半小时,烧好开水供路过群众免费饮用,增设“爱心座椅”供环卫工人和残疾人休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他创新服务窗口,将缴纳电话费、水费等10多项代办业务一站式解决。
他是致力扶贫助困的好人典范。马善民把自己的名字“善民”作为座右铭,只要邮路周边乡亲们遇到困难,他都想办法去帮忙。陶湾村超市店主平时工作忙,将营业款交给他代存;乡亲们缺点生活用品,他顺路买了捎给他们;他关心独居老人生活,免费给他们订报刊,帮助打扫卫生;天气炎热老人昏倒,他及时协助将老人送上救护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为社区工作者送去消毒液、口罩及方便面等物资……对马善民来说,对待乡亲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只要能帮上的,他都尽力去帮。
他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形象大使。马善民充分用好用优邮政服务平台,累计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近80万元。不断开拓销售渠道,通过新媒体平台为地方农产品直播带货,每年帮助陶湾村销售滞销葡萄和鸡蛋8000多斤,年销售额达7万多元。他入选连云港市道德模范宣讲团及海州区青年讲师团,先后在30多个乡镇、企业、机关单位宣讲,为地方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善民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兰花退休后,成立“热心小组”志愿服务队,照顾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心百姓琐事,解决邻里纠纷,年逾古稀依然奔走在志愿服务第一线,成为社区居民信赖的“热心大妈”。
2004年退休时,王兰花在裕西社区居委会已经工作了20年。“人退休了,思想觉悟不能休。”闲不住的王兰花主动联系6名离退休干部和爱心人士,于2005年成立吴忠市首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王兰花热心小组”。热心小组坚持“弘扬雷锋精神、服务奉献社会”宗旨,开展接待群众热心、调查了解细心、教育疏导诚心、调解纠纷耐心、处理问题公心的“五心服务”,为社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社区的事情繁杂琐碎,“热心小组”就通过日记把居民反映和要解决的事情记录下来,谁家的暖气坏了,谁家的下水道堵了,哪里的卫生没人扫了……一件一件落实。多年来,不知不觉中已积累了10多本特殊的“日记”。
2008年,利通区金银滩镇团庄村一名不到6岁的孩子被诊断患有白血病。孩子的父母凑不够医疗费用,听说有“王兰花热心小组”,他们心中燃起了希望,找到了王兰花。王兰花带头捐款,还联系当地电视台、报社等,发动社会力量捐助,最终孩子得到了救治。有一次,王兰花得知社区里一位居民下岗后外出务工,80多岁的老母亲和10多岁的孩子留守在家。她就一边发动志愿者义务照顾这一老一小,一边为老人争取公益资金、申请城市低保。这位居民返乡后听说了热心小组的善举,感动之余主动加入献爱心行列,承担起照顾社区两位孤寡老人的任务。王兰花和热心小组成员悉心照料着社区的孤寡和独居老人,定期为他们洗澡、剪指甲、拆洗被褥,时常帮他们买菜买药、送吃送喝。每当群众上门找到王兰花,让她帮助解决矛盾纠纷,她总是竭尽所能、真诚公道。她常说,调解关键要公道,我不能对不起大家的信任。
王兰花被授予“七一勋章”,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107  王华银
王华银患有先天性侏儒症,走南闯北历经坎坷,最终靠养殖成功脱贫,并通过规模化养殖带动乡亲,尤其是村里的残疾人家庭共同创业致富,从一名残疾青年成长为全村脱贫致富带头人。
先天性侏儒症导致王华银身高仅有1.2米,一家7口人中,除了父母和两个孩子,他的妻子和弟弟都是残疾人。为了生计,王华银摆过地摊、养过鸡、开过店,还外出打工。2010年,自强不息的他回到家乡,向亲戚朋友借款2万余元开始养牛。两年后,他不仅还清了借款,还买上了小货车,日子逐渐好起来。
帮助残疾人和乡亲增收致富,让大家通过奋斗过上幸福生活,一直是王华银的心愿。他决定把大家的力量聚集起来,抱团发展养殖业。
2016年,王华银和两户村民共同投资50多万元,带领周边11户农户组建起养殖专业合作社,其中包括6名残疾人。对缺少资金的残疾人和贫困户养殖户,王华银免费将仔猪和母猪赠送给他们,并进行养殖跟踪和技术指导。
许多农户缺乏养殖技术和经验,王华银申请将“农村金融致富学校”办学点建在自己的养殖场内,并利用农闲时节,手把手、一对一进行教授。他还经常为养殖户代购饲料、药品等物资,从不从中赚取差价和利润。为了帮助重度残疾人家庭,他决定采取土地入股分红抱团发展的模式,将重度残疾人作为入股分红的重点对象进行帮扶,让76户贫困户(其中60余户为易地扶贫搬迁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随着合作社的发展,目前,全村已有47名村民加入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有圈舍10余栋,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吸引和带动了周边村民发展养殖产业。在王华银的帮扶和带动下,双龙村越来越多乡亲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王华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自强模范、贵州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王绶琯是我国天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射电天文学开创者。1999年,他倡议并联合钱学森、王大珩、路甬祥、白春礼等61位著名科学家创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组织5万多名中学生先后参加俱乐部科研活动,一些学生已成长为国际科学前沿领军人物。
“执手巡九天,创国家重器日月同鉴;运筹泽八方,掖百年英才时代担当”,在九十八载的人生中,王绶琯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在天文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还甘为人梯,为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拼尽全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1993年,紫金山天文台将3171号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他研究一辈子星星,也成为带领无数中学生走进科学的“启明星”。
20多年中,王绶琯为俱乐部发展四处奔波。为解决经费问题,他捐出稿费;身体虚弱无法行走,他让女儿用轮椅推着去参加俱乐部活动;即便躺在病榻上,自称“眼睛、耳朵都开始罢工”,他仍关心着俱乐部的未来。
经过22年的发展,俱乐部基地校由最初的4所发展到31所,共有721位导师和5万多名中学生参加俱乐部科研活动,其中3100多名中学生走进278个重要科研团队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平均为期一年的科研实践活动。
一批俱乐部早期会员已崭露头角,成为国际科学前沿领军人物。他们中,有3人入选我国“青年千人计划”,在中科院等单位领衔科研团队;有的在国外建立独立科研实验室;有的成长为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领域知名专家,在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有影响力;有的作为计算机视觉和认知科学专家,成为国内首次推出无人驾驶卡车方案的独角兽企业创始人;有的是国际生物物理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入选福布斯杂志亚洲30岁以下杰出人才榜、《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中国科技青年榜……
王绶琯荣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等称号,被授予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终身成就奖、“北京榜样”特别奖。
111  王富国
王富国从部队退伍后,从事出租车运营工作,坚守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热心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社会,被誉为助人为乐的“好的哥”。
6年部队生涯,王富国关心战友、冲锋在前,荣立三等功2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退役后,他不愿躺在功劳簿上坐享其成,毅然选择自谋出路。自2002年从事出租车客运工作开始,他就开启了助人为乐的新征程。
有一次,凌晨3点半,熟睡中的王富国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是一位大娘家的儿媳即将生产,情况危急。王富国匆忙穿好衣服跟着大娘一路小跑到她家,将孕妇抱上出租车送到医院。因电梯停运,又争分夺秒将产妇抱上3楼,送进妇产科。直到护士将产妇推进手术室,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看到满头虚汗、脸色蜡黄,还沾了一身血迹的王富国,妻子吃了一惊,问清原因后心疼地埋怨:“你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体,你要是再病倒了,让我们母子咋办?”他却只是虚弱地笑笑。当时,王富国刚做完脑部手术没多久,医生一再叮嘱他不能劳累。
王富国坚持“爱心送考”16年,安全送达,分文不取。2005年高考第一天,早早出车的王富国发现许多考生打不上车。高考是大事,可不能耽误!想到就做,王富国那两天开着车满街跑,免费接送考生。他还号召公司其他司机义务送考。一年年下来,跟着王富国一起参加“爱心送考”的司机越来越多,队伍渐渐扩大到其他出租车公司。
王富国所在的出租车公司,每年都会收到很多感谢他的信件、锦旗和电话,比如,遇到老弱病残乘客时,他总是停好车后主动下车搀扶乘客上下车;遇到紧急病患,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将患者火速送往医院;乘客落在车上的钱物,他也总会第一时间想办法送还或上交……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王富国组建退役军人突击队,积极参与巡逻、执勤、登记、宣传防疫知识等志愿服务,还主动帮助家庭困难村民播种。
王富国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0多年来,未淑云助人为乐,扶弱济困,她捐资捐物累计135万余元。在受她资助的贫困学子的心里,她是熟悉却不曾谋面的“未阿姨”;在她帮扶的贫困村村民眼里,她是无私伸出援助之手的热心人;在志愿服务队队员眼里,她是抢着干活的领路者……未淑云用义无反顾的爱心善举,温暖了许多人,也带动了更多人。
捐资助学显真情。未淑云多次帮助北戴河实验小学学生筹集医疗费,也曾捐款资助患病无钱治疗的大学生……截至目前,未淑云资助的学生已达到100人。未淑云资助过的学子太多了,很多人的名字她已经不记得了。她给自己设立了两个原则:“一是我会好好教育他们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二是我资助过的孩子参加工作后,就不要再继续联系,我不想成为他们的心理负担,他们应该放下包袱,轻松地走好之后的人生道路。我这么做只是想尽自己的力量让孩子们过得好一点。”
俯首甘为扶贫人。未淑云组织社会力量对北戴河区结对帮扶的青龙县尖山子村、白城子村、凉水河村、三拨子村进行帮扶,为村民打井、修桥修路,慰问贫困村民。从致力民心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到帮扶教育事业,给贫困学生助学支持,再到开展精神扶贫,注重和贫困户沟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贫困群众脱了贫,未淑云自己也收获了幸福和喜悦。
志愿服务聚合力。未淑云觉得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2011年5月,北戴河区建立了一支道德模范志愿者队伍,未淑云被推选为队长。10年来,未淑云带领着这支队伍,在保护环境、维护秩序、关爱弱势群体等方面默默奉献。
抗击疫情“及时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未淑云主动请缨到防控一线慰问,从大年初一开始,将自己购买的3000个防护口罩和120桶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及时送到抗疫一线。她还组织购买方便面、火腿肠、奶茶等食品,慰问防控一线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务人员以及广大志愿者,累计捐赠价值5万余元的防疫物资。
未淑云荣获全国优秀志愿者、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爱国拥军先进个人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14  石丽平
石丽平是贵州省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致力于传承“苗绣文化”,并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扶贫产业,带动300多个贫困户顺利脱贫。她心怀大爱,将苗绣传承转化为爱的传递,在扶贫开发、扶弱助残、救济赈灾,以及帮助贫困学生等方面累计捐资200多万元。
石丽平心系家乡,将指尖技艺化为扶贫产业。2013年,石丽平多次深入乡村动员村民参加苗绣技能培训,培养超过2000多个苗绣能手。她积极探索农村妇女不出家门就能创业与就业的新路子,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灵活就业模式,实行“计件为主+效益+产品提成”的薪酬模式,实现了13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为全县4000余名妇女提供了在家就业和创业的平台和机会。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把人们隔离在了家里,石丽平牵挂着那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员工,担心他们收入减少或面临失业的危险,最终她找到了开设家庭工坊推行居家就业的对策。之后,多个家庭工坊陆续开设,员工月收入2000元,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搬迁安置点员工稳定增收。此外,学员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只要连上视频,石丽平就会第一时间悉心指导。
2020年7月,一轮强降雨袭击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多地受灾,公路毁坏。石丽平闻讯后,接连几天下乡走访,看望绣娘,送去生活物资,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了解到有两个乡镇的部分乡村道路崎岖难行,石丽平先后捐资60万元修路,让总长度约10公里的通村公路旧貌换新颜,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开拓了创业门路。
石丽平还先后资助17个贫困大学生完成了学业,在扶贫开发、扶弱助残、救济赈灾,以及帮助贫困学生等方面累计捐资200多万元。
石丽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邝秀兰30多年来初心不改,扶贫济困,热心公益,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悉心照顾多位孤寡老人,累计为公益事业捐款300多万元。“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秀兰的身影”,这是望都县群众对邝秀兰的评价。
爱心助学,教育扶贫,邝秀兰是300多位孩子的“妈妈”。30多年来,她尽心尽力帮扶贫困学生,义务抚养30多名孤儿、资助300多名贫困学生,有234个孩子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邝秀兰的家和她所经营的电影院,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天堂,让他们重获家庭的温暖。唇腭裂女孩付玉坤从小被父母遗弃,邝秀兰承担了其所有生活学习费用;南陈庄村的贫困生陈园园父母早逝,邝秀兰负担了其从小学到大学所有生活费,直至参加工作。田爱伟、陈明、张娅新……30多名孤儿的名字都刻在了邝秀兰心中。逢年过节邝秀兰的手机会被电话、短信、微信“挤爆”,在天南海北读书工作的孩子们纷纷给“妈妈”送上祝福,这是她最幸福的时候。
播撒大爱,团队敬老,邝秀兰是多位孤寡老人的“闺女”。邝秀兰先后义务赡养了麻文军、陈增来等10多位孤寡老人,负责他们的衣食住医,被这些老人亲切地叫作“闺女”。2018年,邝秀兰当选望都县慈善协会会长,动员全县更多力量孝老敬老,每年组织看望百岁老人,目前已发展孝老敬老志愿者500多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邝秀兰是捐出几百万元的“穷人”。她生活极为俭朴,不讲究吃穿,却舍得将收入用在公益慈善事业上。城内村的聋哑人李义民孤苦伶仃,邝秀兰在每月仅有36元工资时,就经常从中拿出5元钱帮助他。邝秀兰注重对贫困妇女的扶智扶志。农村贫困离异妇女黄俊茹带着两个女儿生活,邝秀兰承担了黄俊茹两个孩子的全部读书费用,先后拿出7万元帮助她发展家庭农场。黄俊茹不但自己脱

Related Keywords

Guangming , Jilin , China , Taiwan , Baodi , Fujian , Han River , South Korea General , South Korea , Yang , Kangwon Do , Shangqiu , Henan , Chang Fang , Xuemei , Guangdong , Jiangcheng , Dongsheng , Zhang Xu , Jiangsu , Jiading , Jiangxi , Shanxi , Liu Laozhuang , Tianshui , Jingan , Kang , Liaoning , Kaiping , Senegal , Tongren , Sichuan , Gansu , Yanan , Shaanxi , Tajikistan , Yangquan , Shaoguan , Guangyuan , Changjiang , Beitun , Liberia , Jalaid Banner , Nei Mongol , Yuxian , Jinan , Shandong , Iraq , Mali , Jiaxing , Zhejiang , Jiuzhaigou , Suining , Huadian , Sheng , Chaohu , Anhui , Tengxian , Lianyungang , Shenzhen , Chun Sheng , Wuling , Hunan , Beijing , Chizhou , Longjiang , Heilongjiang , Yingying , Tekes , Xinjiang , Guoqiang , Kunming , Yunnan , Tacheng , Rui Gang , Erhai , Chongqing , Saihan , Al Basrah , Jishou , Switzerland , Pingxi , Hechi , Jinggangshan , Changsha , Yongxiang , Shiquan , Tibet , Xizang , Jialing , Jizhong , Longyuan , Guizhou , Khunjerab Pass , Pakistan General , Pakistan , Hangzhou , Wu Qiang , Hebei , Hongxia , Bangladesh , Osaka , Japan , Changji , Zuo Quan , Jianghan , Hainan , Lishui , Phoenix , Arizona , United States , Yuqin , Liaohe , Gacha , Shanghai , Xianning , Inner Mongolia , Korla , Luzhou , Yangtze , China General , Deyao , Wuchang , Fuqing , Tonghua , Shou Ling , Toru , Suzhou , Massachusetts , Nepal , Luliang , Hefei , Zhenhua , Xingjiao , Fuling , Shenyang , Wenying , Guangxi , Haidong , Yang Lin , Hubei , Thailand , Tianshan , Jingshan , Singapore , Maryland , Tieling , Golmud , Qinghai , Changchun , Haizhou , Zhengzhou , Higashiyama , Hokkaido , Mongolia , Tianjin , Xingcheng , Dazhou , Yongqin , Xudong , Russia , Qingjiang , Reunion , Changshou , Xining , Sun Gang , Jinzhai , Fangshan , India , Qamdo , Wuxi , Liaoning Province , Italy , Xiangyang , Hunan Province , Ludian , Wuhan , Wangdu , Shigatse , Lujiang , Yangtze River , Kyrgyzstan , Wang Liang , Haihe , Vietnam , Republic Of , Changning , Nanping , Zhenhai , Shou Chan , Hengyang , Nyingchi , To Yang , Cholla Namdo , Germany , Qitaihe , Kuqa , Yongjun , Houston , Texas , Jingdezhen ,

© 2025 Vimar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