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富汗到"阿富&#x

从阿富汗到"阿富汗圈",美军撤走后的安全赤字如何填补?|阿富汗|美国


原标题:从阿富汗到“阿富汗圈”,美军撤走后的安全赤字如何填补?
7月15日,中亚国家与美国的“C5+1”(美国与中亚五国外交部间定期政治对话机制)会谈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与会者特别就保障阿富汗局势稳定交换了意见。目前,美国和北约部队从阿富汗撤军进程接近尾声。阿富汗局势正出现新变化,战火由阿富汗外溢至其周边国家或成大概率事件。美国此番撤军或并非仅旨在快速从“帝国坟墓”抽身那么简单,其“离场”后出现的地区安全赤字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谁能为该地区提供安全公共产品和稳定秩序?
"帝国坟墓"
进入7月,美撤军进程逼近尾声。美军中央司令部7月6日表示,驻阿美军的撤军计划已完成逾90%。8日,拜登在白宫就撤军问题表示,美军“已实现反恐目标”,正“有序、迅速”撤离,“阿富汗人民有责任决定自己国家未来以及如何治理国家”。
阿富汗素有“帝国坟墓”之称,英国、苏联曾折戟于此。毫无疑问,美国此次撤军确有止损考虑,但却不能因此断言美国是重蹈了英、苏的覆辙。美国的阿富汗反恐战争虽未达到其公开宣称的目标,但其所谓“损失”也没有达到不得不撤军的程度。美国内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撤军意见就说明了这一点。
拜登此番撤军系出于政治目的,这是包括美国专家在内的众多国际政治分析人士的共识。即便抛开此论,如果仔细评估美从阿富汗撤军产生的战略影响,可发现美撤军之举在“止损”之外,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其他考虑。
安全赤字
但却也不得不承认,美国过去20年的反恐实践对恐怖主义形成了一定的压制,对维护地区秩序发挥了作用。美国如今“拔腿就走”,该地区势必将出现巨大安全赤字。这也是为什么有批评说美国“不负责任”。阿富汗总统安全顾问莫西布(Mohib)近日就称,美现在撤军“实际并不完美”,阿富汗希望美军再驻留几年。
尽管阿国防部发言人表示,美国撤军后阿富汗地区不会出现安全真空,阿富汗安全和国防部队能够填补美国撤军后的空缺。美国方面也表示会继续与阿富汗政府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但事实表明,情况不容乐观。
塔利班方面7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他们已控制了阿富汗85%的领土。另有报道称,截至7月15日,塔利班在阿各地继续迅速推进,已控制该国北部和西部大片地区,占领了全国421个区(县)的三分之一多。
从阿富汗到“阿富汗圈”
阿富汗与中亚国家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接壤。其中,阿塔边境尤其薄弱,是恐怖威胁进入中亚的重要路径之一。俄媒分析称,美国和北约军队撤离后,阿富汗政府军不断撤退,无力反击塔利班。一些塔利班武装分子已成规模地越过阿塔、阿乌边境,进入中亚。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报道,塔利班现控制了阿富汗与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的战略地区。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7月9日表示,塔利班现在控制着约三分之二的阿富汗与塔吉克斯坦边界线。本周,塔吉克斯坦已派出2万名预备役人员加强塔阿边境部署。
中亚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均不足以应对来自阿富汗的安全威胁,而况这些国家内部本身就存有恐怖主义泛滥的宗教、社会和历史土壤。对此,美国从2019年就一直通过“C5+1”等各类磋商机制向中亚国家建议,美国在中亚建立针对阿富汗问题的专门机构,与中亚国家进行合作,共同应对来自阿富汗的恐怖主义威胁,确保地区安全。这实际是美国试图在中亚驻扎军队的另一种说辞。
在7月15日美国与中亚国家举行的“C5+1”会谈上,美国总统国土安全顾问伊丽莎白·舍伍德-兰德尔再次提出了过去“老生常谈”的建议,希望在中亚获得一个驻军地点。
美国能够翻版2001年的情形吗?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中亚国家曾允许美军入驻,并为美提供进入阿富汗的物资运输通道。但今非昔比,且不说塔利班“国际斗争”经验日丰,今年夏天以来在该地区频繁外交、特别是与莫斯科互动密切,并广泛承诺无论其与喀布尔政府如何斗争,始终追求该地区的安全、和平与发展;中亚国家的态度也已发生变化。
与2001年比,今天的中亚国家在允许美在本国驻军问题上更趋谨慎。这也是为什么正在参与这项工作的美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说,“我可以看到美国在中亚基地的价值,但我不确定中亚国家目前是否看到这样的价值”。
根据过去的经验,中亚国家顾虑美在本国驻军会引发两个问题:一个是美国会借机插手本国内部事务,毕竟驻军这种硬力量的实体存在会拥有实打实的影响,包括颠覆政权。阿富汗战争当前的混乱现状,以及美国近年来在全球挑起争端和在部分国家制造“革命”的行动,使中亚更不敢完全信任美国可作为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
另一个就是俄罗斯的立场,俄视中亚为自己的“后院”,宣称在该地区拥有特殊利益,对于外部军事力量的介入格外在意。俄罗斯本周已明确表示,美国在中亚建立永久性军事基地是“不可接受的”。而作为该地区重量级“玩家”俄罗斯,对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总体上是欢迎的。尽管有分析认为,来自阿富汗的恐怖分子会通过中亚危及俄南部地区安全,但更要看到,俄拥有足够力量应对这种威胁。
而且,实际上,俄罗斯甚至需要一点这样的威胁。俄为此甚至高调宣传乃至夸大这种威胁,以使中亚国家在安全上更加依赖莫斯科。比如,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细节是,塔利班关于“他们已控制阿富汗85%领土”的消息是在莫斯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释放出来的。
如何实现地区和平稳定?
阿富汗是中国邻国,且在我国周边外交布局、安全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缓和的前提条件之一便和阿富汗有关。据前外长钱其琛回忆,1 9 8 2 年夏天,邓小平同志提出,要采取一个大的行动,向苏联传递信息,争取中苏关系有一个大的改善。但必须是有原则的,条件是苏联要主动解决“三大障碍”,即消除对中国安全的威胁。“三大障碍”之一就是苏联武装侵入中国的西邻阿富汗。(钱其琛:
,《人民日报》1998年2月20日第五版)
中国外长之所以要花近一周时间在中亚,与当前的阿富汗局势关系颇大。如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日所说,阿富汗局势演变处于关键节点,上合组织成员国都是阿近邻,在推动阿和平和解与重建进程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此访“是中方着眼巩固同中亚国家传统友好与合作、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促进阿富汗和平稳定、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建设的一次重要外交行动”。
俄罗斯专家盖沃尔格•米尔扎扬分析称,通过从阿富汗撤出本国和北约军队,美国正在将无望的阿富汗问题转移到该地区国家身上——主要是中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
目前来看,美国和北约从阿富汗仓促撤军,使阿局势紧张升级,战火扩大,确实给中国带来了安全方面的挑战。从
时所阐述的内容也能看出中方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无论与阿富汗相邻的中亚还是南亚,均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与此同时,阿局势也影响着我国周边环境和西北地区安全。
中国需要的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地区。因此,王毅外长表示,当务之急,首先就是要避免阿战火扩大,尤其要防止阿富汗发生全面内战。此外,还要防止各种恐怖势力在阿乘机坐大,决不能使阿再度成为恐怖分子的聚集地。
那么,该地区的和平稳定如何实现呢?要么,阿富汗各方实现政治和解,从内部消解冲突的根源;要么,来自外部的力量为该地区提供安全公共产品,弥补美军从阿撤离后的安全赤字。前者短期内还难看到希望,至于后者,则既需要相关各方有意愿,也需具备相关能力。或许,以阿人为主,中国、俄罗斯、中亚及其他相关国家参与协商沟通,是一个效率或许不高,但却可避免战火四散的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参与各方应就所要达成的目标形成共识,以期取得切实的成绩。
(杜冰瑜,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荣杰,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博士后)

Related Keywords

United States , Moscow , Moskva , Russia , Afghanistan , Shanghai , China , Tashkent , Toshkent Shahri , Uzbekistan , United Kingdom , White House , District Of Columbia , Italy , Saudi Arabia , Batui , Permskiy Kray , Kabul , Kabol , Tajikistan , Soviet , Russian , Wang Wenbin , Hamid Karzai , United States Embassy Uzbekistan , Research Center , English Soviet Union , Fudan University , Technology University , United Kingdom Soviet Union , Us Army , A Department Of Defense , Afghanistan Circle , Central Asia Country , Central Asia , Country Department , State Inter , Afghanistan United States , Country Afghanistan , Afghanistan War , Afghanistan Region , District County , Afghanistan Territory , Central Asia Country Tajikistan Turkmenistan , Vietnam Guo , Iran Uzbekistan , Region Russian Department , Monday Tajikistan , Consultant Elizabeth Of York , Garrison Place United States , Transportation Channel , Moscow Interactive , Asia Country , Russian As Central Asia , Italy Russia Monday , Russian South Region , Region Peace , Foreign Minister , Soviet Union , Peoples Daily , China Department , State Councilor , Foreign Minister Wang , Turkmenistan Tajikistan Uzbekistan , Member States Foreign Minister Council , China Foreign Minister , Member States , Afghanistan Peace , Region Country , South Asia , Northwest Region , Wang Foreign Minister , Civil War , China Russia Central Asia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 மாஸ்கோ , மோசிக்குவா , ரஷ்யா , ஷாங்காய் , சீனா , ட்யாஶ்‌கெஂட் , உஸ்பெகிஸ்தான்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கிஂக்டம் , வெள்ளை வீடு , மாவட்டம் ஆஃப் கொலம்பியா , இத்தாலி , சவுதி அரேபியா , காபூல் , தஜிகிஸ்தான் , சோவியத் , ரஷ்ய , ஆராய்ச்சி மையம் , தொழில்நுட்பம் பல்கலைக்கழகம்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கிஂக்டம் சோவியத் தொழிற்சங்கம் , எங்களுக்கு இராணுவம் , மைய ஆசியா , நாடு துறை , மாவட்டம் கவுண்டி , ஆசியா நாடு , பகுதி சமாதானம் , வெளிநாட்டு அமைச்சர் , சோவியத் தொழிற்சங்கம் , மக்கள் தினசரி , சீனா துறை , நிலை கவுன்சிலர் , வெளிநாட்டு அமைச்சர் வாங் , சீனா வெளிநாட்டு அமைச்சர் , உறுப்பினர் மாநிலங்களில் , பகுதி நாடு , தெற்கு ஆசியா , வடமேற்கு பகுதி , சிவில் போர் ,

© 2025 Vimar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