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逐风浪,碧

战鼓逐风浪,碧海寻丹心


原本就处于隐蔽战线的鼓浪屿革命活动,变得更为艰难而隐秘。但是,救亡图存的红色脉络,在小岛上从未断绝。
只是,那些在当时就藏得越深越安全的往事,如今显而易见的更是寥若晨星。林聪明寻找着,终于在故纸堆中认识了一位革命老人何加恩。他在鼓浪屿上求学、教书、入党,还以诗歌写革命史,让后人可以透过诗意一窥当年中共厦门中心市委领导的地下斗争——
“在晨曦中,日光岩升起一面红旗/镰刀与铁锤,压倒反动派的旗帜/岩下远近的洋楼窗口,有无数的人在瞭望红旗/祖国一定胜利,人民跟共产党站在一起!”
日光岩奇石叠垒,洞壑天成。登临极顶,可俯瞰全屿,远眺鹭岛。在何诗中,1932年,为了鼓舞群众,革命者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在这凌空耸立的数十米巨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
曾任厦门中心市委执委的何加恩,和其他同志守在岛上的一个重要联络站,就是泉州路54号——神州医院。从1932年到1934年,这里掩护了众多地下党员,营救了不少进步学生,还为苏区培养了一批医务人员。
医院的开设者李应章,是一位台湾籍医生。他曾领导全台湾第一个反对日本殖民统治者的农民斗争——二林蔗农事件,后险遭日本当局逮捕,避走厦门,在鼓浪屿行医谋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任神州医院党支部书记,以医生的身份从租界方面搜集情报。可惜两年多后,由于叛徒泄密,李应章再次撤离,辗转抵达上海,继续支援革命。
其实,在鼓浪屿,海峡两岸共享的爱国记忆开始得还要再早一些。那是在明末,郑成功屯兵于此,演武整军,借着闽海雄风,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侵占38年的台湾。岛东南现今矗立一巨型郑氏雕像,似乎仍在凭崖御浪,观之不禁吊古抚今。
滚滚浪涛从深水的厦门港流经台湾,流往海外,也在近代席卷着革命的双鲤从大陆流向远方。文史专家彭一万介绍,当时党在鼓浪屿的工作,为国内革命争取到海内外更广泛的支持。
兴实业以救国的黄奕住、不愿降日而避祸琴岛的林尔嘉……自此近代诸君以降,鼓浪屿上不乏港澳台侨胞的爱国印迹。岛上的华侨文化展馆内,陈列着华侨王雨亭写给其子王唯真的一封“抗日家书”——
“不能因为‘舐犊之爱’而掩没了我们的民族意识。”这是鼓励儿子以身报国,也是明晓大局聊以自慰。家书百余字,字字情深而意坚。
空间上的离乡,令华侨的家国情怀更切,这种心理在租界内亦然。当时在鼓浪屿,行政、司法、教育等公共生活各领域的控制权均受外国人把持,岛上国人受尽盘剥,缴纳名目繁多的“专属”税捐。所谓的“华洋共荣”,只是主权受犯的隐语。繁华背后,无尽沧桑。
中西文明的此种碰撞,擦出了民族自尊的火花。英华中学,这所由英国基督教会创办于19世纪末的教会学校,旨在培养宗教人才,曾一律实行英式教育。然而,知识促生觉醒,严格的管控挡不住进步思潮涌入校门,何加恩就曾在此教书并传播革命思想。教会学校的性质,反而被加以利用,作为革命宣传的掩护。
1938年5月10日,日本侵略者进犯厦门当晚,在英华中学礼堂里,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成立。108名成员主要来自中共厦门工委领导的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其他救亡团体。次日凌晨,团员们就前往漳州等地开展抗日宣传。他们在街头唱着集体创作的歌曲:“我们是钢铁的一群!担起救亡的使命前进!武装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战斗的火力,冲向敌人的营阵……”
抗战胜利后,英华中学聘请了一批进步教师,其中有多位共产党员。学生们接受着民主爱国教育的洗礼。他们获取精神食粮的另一处所,就是位于今龙头路53号的启新书店。1946年3月至7月间,这家小小的书店常常人头攒动,挤满了前来阅读民主刊物的学生。
启新书店的开办者黄猷,是抗战胜利后党组织派来厦门恢复地下党工作的第一位党员。他的任务之一是以英华中学教师的身份领导开展运动,其次就是利用当时民主书刊可以出版发售这一时机传播进步思想。黄猷是厦门人,他抵押了自家老宅,换得30万法币,作为开店的本钱,又找来老同学林华担任管理员。
现年97岁的林华回忆,当时来书店最多的就是岛上的大中学生。很多人没钱买,就免费在店里看个不停。
那时的中国大地,侵略铁骑方退,内战烽火又起。国统区学生的爱国热情持续高涨,集中力量开展学生运动成为党的一个工作重点。
在鼓浪屿上,不少学生都是地下党支部联系的潜在对象,租住在内厝澳路197号的三名英华中学学生也在此列。后来,一名二十多岁的“家庭教师”,经常来此为他们进行课后辅导。他就是受省委城工部指示来到厦门建立组织的中共党员王毅林。借补习之名,城工部厦门市委机关也设立在这一民居中。林华回忆,到1949年初,城工部党组织已经有180余名党员,大部分都是学生。
星星之火,在东海的浪涛中闪烁着。氤氲的水汽中,它燃烧得仿佛有些艰难。但它仍发着光,且越来越亮。
满目盛景,血色传奇来路维艰
鼓浪屿周边滔滔汩汩,看似波澜不惊,但可能暗潮澎湃。岛上的人们自古驱涛为犁,耕洋为田,似乎这里的革命事业也带着点海的特性。在鼓浪屿的隐蔽战线,斗争往往激烈得悄无声息。
1949年秋,这里的旗尾山成为解放军登陆厦门的第一站。此前,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相继解放了福建多地,国民党军队集结三万多兵力退守厦门。战斗的关键,就是佯攻鼓浪屿以吸引国民党守军。
10月15日,闽南的秋日,海面风平浪静。夕阳落山后,战斗打响,不料突起大风,吹乱了进攻的船队。在敌军的猛烈炮火下,承担该作战任务的解放军第31军271团遭受重大损失。团长王兴芳带领部队在旗尾山海边强行登陆,展开殊死搏斗,最终歼敌一部,我部伤亡严重。10月17日,厦鼓二岛宣告解放,王兴芳等1000余名将士英勇牺牲,几十名支前船工献出生命。
父亲告诉林聪明,当年战斗结束时,他摇着舢板帮助解放军收殓遗体。不少烈士牺牲后,腿还深陷在滩涂中;潮水涨上来,好像仍直直地站着。
王兴芳就葬在了当年的战场。据说,他曾交代战友,如果牺牲了要埋在鼓浪屿,“面向台湾,看着台湾解放”。这座因明郑水师插尾旗于此而得名的山,后来更名为“英雄山”。每年清明,山上木棉花开,红彤彤一片。
如今,漫步鼓浪屿,不时会偶遇当年国民党修筑的钢筋混凝土碉堡。据林聪明调查,现存共28座,日光岩顶游客的观景平台就是其中一座。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两岸紧张对峙的年代,厦鼓二岛仍处于斗争前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林聪明在前身为英华中学的厦门二中读书时,就是学校的武装基干民兵。他还记得,那些站岗放哨的夜晚,伴着风声水声,总能清晰地听到金门岛的喇叭声。
数十载过去,硝烟消散,昔日对峙前线也渐转为两岸交流前沿。二中的学生们在课余参加的不再是战服团、民兵连,而是丰富的文体活动,今年初成立的红色讲解队就是其一。四五十名中学生将从这个暑期开始,为游客讲解岛上现存的八处红色遗迹。
本学期初,一听到要成立讲解队的消息,曹暄同学立刻就报名了。“‘红色’这个词很打动我。”她说,“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基石。”
选拔很激烈,报名的有一百多人。二中副校长周毅说,虽然时间已远,但身处英华校园,孩子们在空间上离革命的历史很近,因而总会有特别的感触。
曹暄的家并不在鼓浪屿。她一开始觉得,在这样美丽的旅游区读书仿佛是很浪漫的体验,直到入学后才逐渐了解到那浪漫背后的曲折与激荡。“我想通过我的讲解,告诉更多人那段深刻的历史。”
的确,鼓浪屿太美了:那红砖白墙,那绿树红花,美得像是个浪漫的传奇。浓墨重彩间,人们险些忘了现实曾经的残酷与灰暗。
例如,在岛上召开的福建省第二次党代会,据传就是佯装成一场婚礼。在中西合璧的小楼中,代表们打扮成前来贺喜的宾客,还煞有介事地放鞭炮、发喜糖。可是,那是在城市工人运动受到严重破坏的戒严环境中。这一所谓的传奇,只是迫不得已的安排。喜庆之下,是生与死的紧张。
究竟是为什么,一波波共产党人明知可能会牺牲,还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林聪明觉得,研究革命历史不只是讲故事,重要的是关注历史背后的人,关注共产党人的精神——
曾前后五次在土地革命时期担任福建省委书记的罗明,在这一曾出过叛变者和潜逃者的艰难职务上,任职时间最长,历经血火考验;曾任代省委书记的王海萍及妻子梁惠贞,均家境优渥,但为了信仰与出身的阶级决裂,双双英年牺牲;曾任省军委机关秘书的曾志,为了革命送出过三个儿子,两位伴侣也先后捐躯……
“回顾这段历史,仿佛就是与革命者对话。”林聪明说,“他们相信,坚持下去,总有人会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这是“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
而功力必不唐捐。时空流转,潮涨潮落,三角梅谢了又开,一度时髦的拉毛白墙在风吹日晒中逐渐斑驳。曾经的公共租界已是满载厚重记忆的世界文化遗产,游客来此缅怀纪念,也来此休闲玩乐。虎巷8号的大门再也不用紧闭着;它大方地敞开,倾吐着艰辛的往事。老校园来了新面孔,但年轻的声音却依稀没变。
总有一些人没有忘记。总有一些事不应被遗忘。
在龙头路53号,启新书店旧址上,一间小小的书店今年7月1日“重新启航”。店主是37岁的鼓浪屿人洪家士。他说,书店将主营红色书籍,仍然延用那个令人神往的名字。其实,在这个门牌号上存在过许多店铺,启新书店的四个月,在时间上不算什么;而且,在旅游区卖书可能赚不了什么钱。不过,洪家士总是想起他的同乡,那位为了启新书店而抵押掉房子的黄猷。一这么想,他就觉得做得很值,“人总要有点情怀”。
洪家士特意去了趟厦门岛,把这个消息告诉林华。老人听后很开心。
广袤蔚蓝中的这个小岛,它地处偏远,却从未偏安;它文艺十足,却不失热血;它弥漫着异国情调,却怀揣一颗爱国心;它风景如画,但最美的风景,是那些曾经前赴后继的身影。
在鼓浪屿,沿袭闽南传统,很多房子都是用清水红砖建成的。听说,这种砖,雨打风吹下,年岁愈久,就红得愈深。
责任编辑:刘祎楠

Related Keywords

China , Fujian , Taiwan , Shantou , Guangdong , Japan , Yanwu , Sichuan , Shanghai , Hong Kong , Wang Yu , Shaanxi , United Kingdom , Vietnam , Republic Of , Russia , Qingming , Jiangxi , Nanjing , Jiangsu , Netherlands , Phoenix , Arizona , United States , Romania , Macao , Macau General , Macau , Zhangzhou , Chinese , Soviet , Taiwanese , A Xiamen Hong Kong , Pacific Wushan , Wang Ocean , Xiamen Gulangyu , Lin Hua , Xiamen Hong Kong , Gulangyu Strait , Ming Zheng , Charter Gulangyu , Gulangyua History Research , Field Army , Culture Exhibition Museum , Matheson Church , High School Auditorium , Usa National , Xiamen Municipal Office , Central Committee , Gulangyua School , Service Corps , Research Gulangyu , Embassy Xiamen ,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 Xiamen Center Municipal , High School , Divine Hospital Branch , Center Municipal , Zheng Navy , Fujian Pro Commission , Xinhua News Agency , High Schoola Xiamen , Tiger Lane , Figure Xiamen Gulangyu , Island Central , Communist Party , East Sea , Island East , Guo Forest , Center Commercial Street Dragon Market Road , Country Building Expo , Zhonghua Road , Island South , Zhangzhou South Pacific Wushan , Crossroadb Pole , Southeast Asia Overseas , Gulangyu Building , Opium Wars , English Nanjing , Xiamen Gulangyu Public , Modern China , White Terror , Island Northeast Fuzhou Road , New Road , Spring Start Fujian , Fujian Taiwanese , Xiamen Fuzhou , Gannan West Fujian , Central Soviet , Station Xiamen Hong Kong , Australia Road , Fuzhou Xiamen , Vietnamd Vietnam , Communist Party Station , Egret Island , Quanzhou Road , Divine Hospital , All Taiwan , Japan Colonial , Amin Sea , Taiwan Island , Overseas Culture Exhibition Museum , Japan Letter , Border Overseas , United Kingdom Christianity , School Auditorium , Xiamen Youth , Kai New , Double Ten , Forest China , Civil War , Island Northeast , Island Inter , Hero Hill , Qingming Mountain Kapok , New China , Gulangyu Her , சீனா , புஜியன் , டைவாந் , குவாங்டாங் , ஜப்பான் , ஸிச்வாந் , ஷாங்காய் , ஹாங் காங் , வாங் யூ , ஷாங்க்ஷி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கிஂக்டம் , வியட்நாம் , குடியரசு ஆஃப் , ரஷ்யா , ஜியாங்சி , நான்ஜிங் , நெதர்லாந்து , பீனிக்ஸ் , அரிசோனா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 ரோமானியா , மக்காவோ , மக்காவு , ஜாங்ஜோ , சீன , சோவியத் , டைவநீஸ் , லின் ஹுவா , மிங் ஜெங் , புலம் இராணுவம் , உயர் பள்ளி ஆடிட்டோரியம் , மைய குழு , சேவை கார்ப்ஸ் , சீனா தி கம்யூனிஸ்ட் கட்சி , உயர் பள்ளி , மையம் நகராட்சி , புலி சந்து , தீவு மைய , கம்யூனிஸ்ட் கட்சி , கிழக்கு கடல் , தீவு கிழக்கு , தீவு தெற்கு , அபின் போர்கள் , நவீன சீனா , வெள்ளை பயங்கரவாதம் , புதியது சாலை , மைய சோவியத் , ஆஸ்திரேலியா சாலை , எ.கா. தீவு , தெய்வீக மருத்துவமனை , அனைத்தும் டைவாந் , டைவாந் தீவு , பள்ளி ஆடிட்டோரியம் , இரட்டை பத்து , சிவில் போர் , புதியது சீனா ,

© 2025 Vimar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