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潘光:

张维为、潘光:我曾考察南斯拉夫,虽然羡慕却也发现了危机


分享至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个国家的命运,关键的几步不能走错。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情况太多了,南斯拉夫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明要共存。我们一定要强调各种不同文明的对话互鉴。”
“中华文明能够为世界提供新的价值观吗?”
“中国会不会给巴尔干地区的和平带来好的影响?”
在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第104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张维为教授和上海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也是联合国文明联盟大使的潘光先生一同回溯历史,聚焦巴尔干地区曾经的强国——南斯拉夫。以下为观察者网根据节目内容整理的文稿。
张维为:
中国有句古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也是我的信念。做学问,特别是政治学和国际关系这样的学问,一定要走出书斋,一定要做实地调研,一定要“知行合一”,一定要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验证,我觉得这样的学问才比较靠谱。
我自己从1983年开始到2006年左右,实地走访了106个国家和地区,然后就开始写我的“思考中国三部曲”。我的基本做法就是把中国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我的结论就是中国模式不管还存在多少问题,但在国际比较中相对胜出,甚至明显胜出。所以我在2006年就公开发表自己的判断:美国模式将竞争不过中国模式。
我走访百国的最大感受,就是国家的命运很像人生。人生总会犯些错误,但我们要力求避免犯颠覆性的错误。人生的关键几步不能走错,走错了就会伤筋动骨,付出沉重的代价。中国在自己崛起的过程中,一定要十分关注其它国家的经验、教训,唯有这样我们的崛起才能更加顺当、更加精彩。
我由此联想到自己对南斯拉夫解体前后的考察。南斯拉夫从团结到解体,从繁荣到衰败,教训十分深刻,对我个人来讲也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所以我跟大家一起“维为道来”。
我第一次访问南斯拉夫是1986年7月,当时以英文译员的身份随国务院总理访问南斯拉夫。
我们的专机一早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起飞,不到一小时,就抵达了贝尔格莱德的上空。从飞机往下看,我们感到非常震撼,下面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无数飞速行驶的轿车。我们是从经济窘困的罗马尼亚过来的,而且当时中国国内农村还普遍缺电,没有任何高速公路,所以我们一看南斯拉夫这个景象,反差太大了。
我们下榻在他们的国宾馆。我们看到了中国当时还没有的超级商厦,看到了普通百姓宽敞的住宅和许多私人轿车,我们的感觉是: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太令人羡慕了。
当然,我们经过调研也了解到,南斯拉夫繁荣的背后已经隐藏了许多危机,比方说通货膨胀非常厉害,政治权力也已过分地下放了——当时的南斯拉夫中央政府几乎只剩下外交和国防的权限。1980年5月4日铁托总统去世之后,南斯拉夫联邦政府实行了国家元首集体轮流执政的做法,结果这做法没能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它的6个共和国各自为政。
铁托自己生前的经济政策也有严重的失误,他总想对各个共和国一碗水端平,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做事,所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高效的国内市场。后来塞尔维亚一位学者跟我们这样说:铁托的做法就是如果你塞尔维亚要建一个钢铁厂,那么其他几个共和国也要建一个,结果在南斯拉夫境内建了一大批经济效益非常低下的“政治工厂”。
铁托(资料图/popperfoto)
回想起来,当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要搞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一个是对外开放;要搞两个市场,一个是国内市场,一个是国际市场。现在看来是很有远见的。
所谓对内开放和国内市场,就是要形成一个统一的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以这个市场为后盾,与国际市场对接,这样中国就有实力和本钱,就有了国家统一的经济基础和制度框架。这也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今天我们可以自信地谈“双循环”,谈“尽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能够这样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通过数十年的奋斗,我们已经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统一的国内消费市场。
回想起来,1986年的南斯拉夫已经非常开放,甚至我觉得可能有点过头了。
时任南斯拉夫总理米库利奇为中国代表团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他没有在国宾馆或者五星级饭店举行,而是选在当地艺术家、诗人、小资们非常喜欢的酒吧街,大概相当于上海的新天地和北京的三里屯——那时候中国还没有那么时尚的地方。
欢迎我们的宴会在一个叫做“三顶草帽”的酒吧餐厅进行,双方都没有正式的发言,大家围着几个长长的木桌,吃贝尔格莱德的烤牛排,有一位歌手和一个三人的小乐队为我们助兴。
歌手唱了很多爱国歌曲,其中一首叫《南斯拉夫颂》,我印象非常深。坐在我边上的南斯拉夫外交官跟我讲,1980年铁托总统去世的时候,那个时候无论你走到哪里,大家都在唱这首歌,广播电台不停地播放这首歌,“我们一定要团结,这是铁托总统生前的嘱咐”。
歌手还为我们专门弹唱了一首他自编的歌,名字叫《欢迎远方来客》,歌词大意是:
“贝尔格莱德的心脏跳动起来了,因为我们迎来了远方伟大国家的友好使者。在这动荡的世界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但来到这儿的都是好人。欢迎你们,这里有南斯拉夫人民的美好祝愿。有诗人说过,友谊和爱情开花的地方,就是贫困和寂寞死亡的地方。”
说句老实话,我们这代人都有某种南斯拉夫情结,我们都看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我们都知道南斯拉夫游击队抗击德寇英勇善战,都知道毛泽东主席说过,“铁托像铁一样硬。”同样,南斯拉夫老百姓也大都知道中国红军的万里长征,都知道毛泽东、邓小平。
后来发生了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事件,还有这次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中国与塞尔维亚互相支持等等,所以中国人对南斯拉夫、对塞尔维亚都不陌生。
那次访问中,我们还去了斯洛文尼亚,这是当时南斯拉夫最富裕的省份,紧邻奥地利。
我们下榻在铁托生前住过的官邸。我问饭店的接待员:“你是南斯拉夫什么地方的人?”她给我一个灿烂的微笑:“我是南斯拉夫人。”我一下子就意识到这是南共长期教育的结果,大家都只说自己是南斯拉夫人,不说自己是哪个共和国的人。
这和中国不一样,在中国,你可以说自己是湖南人、江西人,因为大家不言自明都是中国人,但“南斯拉夫人”这个概念是需要培植的。但后来的发展证明:南共长期政治教育的结果,敌不过民粹主义煽动的民族主义情绪。
塞尔维亚一位资深官员曾经跟我说过:“现在回想起来,铁托在世的时候,大家对南斯拉夫的认同还是非常强的。如果铁托当时能够多活几年,也许我们就可以完成与欧共体的谈判,使南斯拉夫作为一个整体加入欧盟,这样后面的国家解体和战争大概也可以避免了。当然,现在一切都已经不可能了,都无法挽回了。”
南斯拉夫解体,首先是经济危机触发了持续的通货膨胀,最高时曾经达到2400%,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各种罢工事件不断。
1988年开始,米库利奇政府已经风雨飘摇。后来接替他的是马尔科维奇,他对南斯拉夫的问题把握得还比较到位。他曾经说过,南斯拉夫过去的政策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是把市场与资本主义完全等同起来,没有进行更为彻底的市场改革;第二是整个南斯拉夫的经济变成了“契约”经济。
南斯拉夫的“契约”经济,不是那种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形成的“契约”,而是根据一些政治原则,通过行政手段达成的“自治协议”。工人和管理阶层之间、共和国与共和国之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都有各种各样的政治协议,但是一旦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一大片,甚至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运作。所以这种联系不是有机的、市场的,而是人为的、行政的,离心力甚至大于向心力。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美国推动的“民主化”“自由化”“私有化”的浪潮的冲击下,在美国一些机构的直接干预下,南斯拉夫知识界的公知主导了南斯拉夫的意识形态,导致整个南斯拉夫社会完全被西方话语忽悠。这种话语的核心是一个天真的梦:只要采用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私有化、自由化,南斯拉夫面临的所有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为此,一种激进的革命气氛迅速形成,南共联盟的地方党部也先后接受了西方的政治话语,纷纷推出了一个比一个激进的政治改革方案。斯洛文尼亚共盟于1989年3月首先提出了“结束一党制,实行多党制”,之后整个政治局势演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联邦政府和南共联盟的中央机构被完全架空。
1990å¹´7月,南斯拉夫联邦通过了《政治结社法》,正式实行多å…

Related Keywords

, Shanghai , China , Belgrade , Serbia General , Sarajevo , Federation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 , Bosnia Herzegovina , Kosovo , Serbia , Taiwan , Afghanistan , United States , Red Sea , Djibouti General , Djibouti , Hong Kong , Zuozhuang , Henan , Austria , Syria , Russia , Balkans , Greece General , Greece , Montenegro , Egypt , Italy , Spain , Xinjiang , Jiangxi , Azerbaijan , Macedonia , Vietnam , Republic Of , Suez Canal , As Suways , Germany , Hungary , Israel , Croatia , Slovenia , Albania , Bucharest , Bucuresti , Romania , Turkey , Chinese , Yugoslavia , Soviet , Serbs , Guo Walter , Asia Africa , Mikhail Gorbachev , Slobodan Milo , Africa Catholic , Europe Asia , A Hong Kong , Google , Brookings Society Do , Uniona Central , First Soviet Union , Us Research , Harvard University , Yugoslavia Union , Party School No To , Yugoslavia Ye Soviet Union , China Embassy , Lenovo , Xinhua , B Fudan University China Institute For Professor , Department The , Central Committee , Research Center , United Nations , Country Soviet Union , No On Guesthouse Or Five Star Hotel , Iq Hotel , Harvard Universitya Professor Huntington , Belgrade University , Kam China , Balkans Region , History Focus , Guo China , State Department , Prime Minister , Yugoslavia Territory , Country Unified , Guesthouse Or Five Star Hotel , New World , Yugoslavs China , China Red , Zedong Deng , New Crown , Lake River Westerners , Guo Yugoslavia , Economy Yugoslavia , West Word , Yugoslavia Cth , Slovenia Start , Cth Yugoslavia Civil War , Field Continued , Figure Xinhua , Yugoslavia Belgrade , People Mountain Sea , Station Belgrade , First Yugoslavia , Serbia Republic , Herzegovina Republic , Sarajevo Old Town , Guo Bosnia , Old Town , Force Bosnia , Yugoslavia United States , Serbia Macedonia , Balkans Peninsula , China Country , Soviet Union , West North Africa , Iran Syria Libya Iraq , West Afghanistan Iran Turkey , North Africa Catholic , Christianity Islam , Professor Huntington , Iraq Syria Afghanistan Yemen Azerbaijan Armenia , Cth Building , West Modern , Party School , Civil War Germany , Croatia Slovenia History , World War , Step West , Brookings Society , Uighur Han , Yugoslavia Union General Secretary Republic , Features China , Greece Piraeus , Serbia Hungary Greece , Taiwan Start , Korea China Taiwan , Eastern Europe , West Democratic , ஷாங்காய் , சீனா , பெல்கிரேட் , ஸாரஜேயேவொ , கூட்டமைப்பு ஆஃப் போஸ்னியா மற்றும் ஹெர்சகோவினா , போஸ்னியா ஹெர்சகோவினா , கொசோவோ , செர்பியா , டைவாந்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 சிவப்பு கடல் , ஹாங் காங் , ஹேநான் , ஆஸ்ட்ரியா , சிரியா , ரஷ்யா , கிரீஸ் , மாஂடநேக்ரொ , எகிப்து , இத்தாலி , ஸ்பெயின் , ஐயிஂஜையாஂக் , ஜியாங்சி , அஜர்பைஜான் , மாசிடோனியா , வியட்நாம் , குடியரசு ஆஃப் , ஸூயெஸ் கால்வாய் , ஜெர்மனி , பசி , இஸ்ரேல் , குரோஷியா , ஸ்லோவேனியா , அல்பேனியா , புக்கரெஸ்ட் , ரோமானியா , வான்கோழி , சீன , சோவியத் , மிகைல் கோர்பசெவ் , யூரோப் ஆசியா , கூகிள் , முதல் சோவியத் தொழிற்சங்கம் , எங்களுக்கு ஆராய்ச்சி , ஹார்வர்ட் பல்கலைக்கழகம் , சீனா தூதரகம் , லெனோவோ , துறை தி , மைய குழு , ஆராய்ச்சி மையம்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நாடுகள் , பெல்கிரேட் பல்கலைக்கழகம் , வரலாறு கவனம் , நிலை துறை , ப்ரைம் அமைச்சர் , புதியது உலகம் , சீனா சிவப்பு , புதியது கிரீடம் , மேற்கு சொல் ,

© 2025 Vimar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