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专访 猎豹移动&

36氪专访 猎豹移动傅盛:商场服务机器人是我们下一个增长引擎


2021-07-30 08:07:11 来源: 36氪
举报
分享至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 | 王艺瑾
编辑 | 苏建勋
作为出海最早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猎豹移动成立仅4年就在纽交所上市,一时风光无两。
但让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意想不到的是,2014年上市之后的短短2年间,因为谷歌安卓系统的各种限制,公司主营的工具应用饱受重挫,导致股价暴跌、市值多次腰斩——从巅峰时期的50多亿美元跌至如今的不到3亿美元。
“我们之前是天天坐在石油上,根本没想过矿井会那么快枯竭,”傅盛在最近的专访中对36氪坦言。猎豹在2015年还是全球最大的安卓应用开发商,但这块“产油”之地突然“垮塌”,让他安全感尽失。
实际上,公司上市之后不久,傅盛就开始寻找新赛道,制定了三步策略
:第一步,稳固工具业务,创造现金流;第二步,在工具流量基础上做内容化产品,为未来3-5年做准备;第三步,做AI机器人,为未来5-10年做准备。
后来,我们便看到了这样的故事:2015-2016年期间,猎豹投资Musical.ly、推出社交直播产品LiveMe、以5700万美元收购“海外版”今日头条News Republic。2017年,Musical.ly和News Republic都出售给今日头条,LiveMe也拿到今日头条的投资,并在2019年从猎豹拆分、独立运营。
这三笔交易让猎豹一下子挣了3亿多美元,但也同时意味着,猎豹开始抛弃此前谋划的内容版图。
与之相比,猎豹对AI机器人业务一直重金投入,
在2017年投资服务机器人公司猎户星空,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并借此大举进军服务机器人赛道,从2019年开始聚焦“商超”场景。
根据猎豹提供的数据,通过售卖代金券,猎豹商场优惠机器人已经与必胜客、胖哥俩、贤合庄、火凤祥等全国上千个商场内的餐饮商家合作。截至今年5月31日,猎豹商场优惠机器人落地覆盖41个核心城市、1200家商场,机器人数量突破12000个,日均触达客流超6000万人次,建立了目前国内商场场景唯一的服务机器人网络。
在今年Q1财报中,猎豹该季营收约1.9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2.4%,互联网业务占比超过94%,AI和其他业务占比约5.4%(约1082万人民币)。也就是说,
AI机器人对公司业绩的拉动作用还非常小。即便如此,已过“不惑之年”的傅盛还是对AI机器人充满信心,并把它作为今后长期押注的赛道。
在近日36氪专访中,傅盛聊到2015年前后“被迫转型”的艰难抉择,也聊到“跨界”进入AI机器人赛道的挑战和反思,以及他对服务机器人的理解和想象。以下是专访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为什么做AI机器人?
36氪:2016年,猎豹处于业绩低谷。根据财报,2016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5.2%,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0%,净亏损6190万元,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73%。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布局短期内难以盈利的AI服务机器人?这是一个合适的时间点吗?
傅盛:2016年财报这么大影响,说实话,我们没有预判到。我们不是因为看到利润下降,才去做AI机器人,而是2015年就在思考转型。马云有一句话:要在天晴的时候换天花板,等到已经下雨再去换,就很麻烦,内部都吵成一团粥了。
2015年的时候,我认为互联网的大格局基本已经确定,虽然后来也出现过几家很耀眼的公司,但从概率上来说,很难在同一赛道上超越。我认为,如果我们要做一个科技类的产品,一定要延续我们自己的“工具”产品基因,要和硬件结合,纯软件的2C产品突破空间不大。
我们当时内部制定了“三步策略”:第一步,稳固工具业务,创造现金流;第二步,在工具流量基础上,做内容化产品,为未来3-5年做准备;第三步,做AI机器人,为未来5-10年做准备。
选5-10年这个业务的时候,其实我也看过电动汽车,去过特斯拉产线,见过马斯克。但后来觉得,AI机器人虽然比电动车离现实稍微远一些,但好处是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这时候布局,就有可能在它爆发的时候成为领导者。而且,我是做产品出身,产品经理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定义一款产品,而不是简单地在一款产品上做更多优化,所以当时选的是AI机器人,而不是电动汽车。
36氪:你提到“三步策略”中的第二步是做内容。你们曾经投资Musical.ly、推出社交直播产品LiveMe、收购News Republic,但在2017年,Musical.ly和News Republic都卖给了今日头条。为什么要卖?
傅盛:“三步策略”其实是在打三场仗:第一场是工具应用这个“产油”的地方,用来养着前线,第二场是AI机器人这个远征军,第三场是“海外版今日头条”这个阵地战。
我们之前是天天坐在石油上,根本没想过矿井会那么快枯竭,没想到安卓的封闭速度比我们想的要快很多。我们当时的认知是,安卓会越来越像Windows,底层逻辑是开放的。但没想到,安卓后来完全跟随苹果,把很多底层权限收紧,我们依托于安卓系统的工具应用的收入和利润开始下降。这不是简单的天花板“触顶”的问题,而是大面积“垮塌”。
2016年前后,我们的工具产品利润完全可以支撑起内容产品,我们当时在内容上投的钱也比机器人投的多,因为培育内容创作者,是要贴钱的。但后来工具产品的利润一少,作为上市公司,很难继续投入。而且,今日头条也在海外跟我们争夺市场,后来张一鸣主动找我们,说想买海外的业务。我们后来就决定把Musical.ly、News Republic都卖给了今日头条,放弃内容业务。
现在回想起来,在工具业务垮塌的情况下,如果没有AI机器人这个新业务形成的愿景号召力,我们团队的人肯定就流失了。
36氪:刨除短期盈利的问题,你认为猎豹适合做内容产品吗?
傅盛:进入任何一个新的领域,都有“不适合”的部分。但如果你的战斗意志足够强、战略坚定性足够,这些东西是有机会慢慢生长出来的。
36氪:假如你们不是上市公司,你当初的决定会发生改变吗?
傅盛:我们的决定会轻松很多。我不需要考虑别的东西,只要考虑这件事值不值得做就行。2014年上市之前,我们决定重金投入海外业务,那时候只要说服董事会的几个人就够了,但上市之后,所有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要对股东负责,要把利润做好。
36氪:但AI机器人似乎比内容业务更难盈利。
傅盛:从盈利时间来说,AI机器人可能会更慢一点,但内容已经有非常强的对手,要投入的资金不会比AI机器人少。而且,机器人是工具属性,跟我们团队的思考逻辑、基因都非常匹配。另外,技术导向的产品如果走得早,建立起来的壁垒会比我们做内容更有头部效应,有可能更早地实现规模收益。
36氪:投资猎户星空,是因为觉得不能独立做服务机器人、必须要通过投资?
傅盛:有这方面的因素在。我们之前在内容上的投入让我反思了一个事情:上市公司每一块钱的技术投入都是“亏损”,但如果用投资的方式去做技术投入,是归属于“投资”,只要被投公司估值在涨就行,财务报表上更好处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因素。
第二方面是组织架构的问题。我们之前做内容产品,老人带来了很强的工具属性,有天然的优越感,而新人带来了内容属性,二者交锋很厉害。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公司长出一种新能力非常难,它是一个管理学的问题,不是哪个公司的特例。吸取这个经验,我们就决定,通过投资的方式进入AI和硬件领域,会更容易打造一个新的基因。
而且,2016年前后,我们刚决定做,人工智能就开始火了。如果以猎豹的上市公司身份去抢人才,抢不过BAT。而且,如果给AI人才很高的薪水,势必会打乱原有的薪酬体系。但如果用猎户星空的创业公司身份去吸引人才,发放股权激励,反而能招到一些优秀人才。
图源:猎豹移动
为什么主推商场服务机器人?
36氪:商场机器人所涉及的技术,有哪些是来自猎户星空?哪些来自猎豹?
傅盛:语音识别和视觉识别的基础能力是猎户星空的,后端的分析场景、数据积累是猎豹自己的。
36氪:猎豹在2017年投资猎户星空4000万美元。除此之外,过去五年你们在AI机器人业务还投入了多少钱?
傅盛:总体投入暂时不方便披露。但如果可以重新做一遍,我觉得可以做得更省钱,比如,搭团队的时候会更精简,因为公司创新的本质是把技术和市场需求匹配起来。技术的独一无二和高超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和市场需求匹配,反向推进技术的迭代。
36氪:服务机器人的落地场景很多,包括餐饮、酒店、零售、养老、地产、金融、商超等。为什么猎豹从2019年下半年选择聚焦“商超”?
傅盛:商场是一个典型的流量集中场景。疫情之前的三年,虽然电商快速发展,但商超的人流量也在持续增加,线下的逛街购物需求永远不可能被替代。随着城市化建设,作为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购物中心也越来越多,比如今年,全国拟开业购物中心会突破1000家。而且,逛商场的人商业属性比较高,我们以前那套流量策略有机会实现完全的闭环。
另外,我们发现,过去一两年里,虽然街边店的租金比商场便宜,但有将近70%的餐饮店都开到了商场里。它背后的逻辑是,å¦

Related Keywords

Changsha , Hunan , China , Taiwan , Hamburg , Germany , New Zealand , Shenzhen , Guangdong , Jinshan , Sichuan , Phoenix , Arizona , United States , Chongqing , Gansu , Chinese , Google Andrews , Wang Yi Jin , Ray Army , Do Service , Other Service , Expeditionary Force , Burger King , Pizza Hut , Usa Service , Interview Cheetah , Text Wang Yi Jin , Guo Mine , Andrews Application , Independent Operations , Cheetah Start , Orion Star , March Service , Start Focus , Yin Fire Phoenix , Interview Record , Guo Musk , Product Manager , Flow All , Field Marketing , Flow , Southern Spring , Changsha Kay Germany , Step Guo , ஹுனன் , சீனா , டைவாந் , ஹாம்பர்க் , ஜெர்மனி , புதியது ஜீலாந்து , ஷென்சென் , குவாங்டாங் , ஸிச்வாந் , பீனிக்ஸ் , அரிசோனா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 சோங்க்கிங் , க்யாந்ஸ்யூ , சீன , அதர் சேவை , பயணம் படை , பர்கர் கிங் , பீஸ்ஸா குடிசை , ஒரையந் நட்சத்திரம் , அணிவகுப்பு சேவை , நேர்காணல் பதிவு , ப்ராடக்ட் மேலாளர் , புலம் சந்தைப்படுத்தல் , ஓட்டம் , தெற்கு வசந்த ,

© 2025 Vimar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