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Breaking News & Updates on Jing river

Stay updated with breaking news from Jing river. Get real-time updates on events, politics, business, and more. Visit us for reliable news and exclusive interviews.

Taming the Flood

In August 1975, Typhoon Nina,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tropical storms on record, surged inland from the Taiwan Strait, causing floods so catastrophic they overwhelmed dam networks around the city of Zhumadian in China’s Henan province. When Banqiao Dam on the Ru River finally burst, it unleashed a wall of water that rushed downstream, claiming an estimated 230,000 lives. Look

Yangtze-river , China-general- , China , Chengdu , Sichuan , Wenzhou , Zhejiang , Banqiao , Anhui , Shanghai , Fujian , Tianjin

蛋鸭的笼养技术-实用技术-农博数据中心

1鸭笼构造鸭笼由直径4cm以上的木杆做支架,用竹片或铁丝网构建,通常制成梯架式双层重叠鸭笼。笼高60cm、长165cm、宽70cm。笼底面离地45~50cm,坡度4.2°,底板片顺势向外延伸20cm,档板竹竿镶裹稻草。每笼饲养成鸭12~14只�...

Vietnam , Republic-of , Nongbo , Tinh-ien-bien , Zhongshan , Anhui , China , Yichun , Heilongjiang , Jing-river , Start-light

如果鲁迅开餐厅,你会去吃吗?

如果鲁迅开餐厅,你会去吃吗?
ifeng.com - get the latest breaking news, showbiz & celebrity photos, sport news & rumours, viral videos and top stories from ifeng.com Daily Mail and Mail on Sunday newspapers.

Beijing , China , Japan , Shaoxing , Zhejiang , Fujian , France , Sichuan , Gansu , Xiamen , Zhou-zuoren , Henan-ying-yang

荆江鸭(图)-实用技术-农博数据中心

荆江鸭(图)-实用技术-农博数据中心
aweb.com.cn - get the latest breaking news, showbiz & celebrity photos, sport news & rumours, viral videos and top stories from aweb.com.cn Daily Mail and Mail on Sunday newspapers.

Yangtze-river , China-general- , China , Hubei , Guangdong , Nongbo , Xizang , Wu-tong , Sichuan , Hunan-jiangxi-jiangsu , Jingzhou-gangneung-qianjiang-tianmen , First-health

山东当局耍手段 访民苏士芹被夫劝返后遭拘留 | 强拆

山东当局耍手段 访民苏士芹被夫劝返后遭拘留 | 强拆
epochtimes.com - get the latest breaking news, showbiz & celebrity photos, sport news & rumours, viral videos and top stories from epochtimes.com Daily Mail and Mail on Sunday newspapers.

China , Tengzhou , Shandong , Beijing , Gao-jing , Shaanxi , Russia , Jiangsu , Soviet , Lee-hee , Complaints-bureau , Tengzhou-embassy

长江中游干流水位持续上涨 海事部门全力应对-中新网

长江中游干流水位持续上涨 海事部门全力应对-中新网
chinanews.com - get the latest breaking news, showbiz & celebrity photos, sport news & rumours, viral videos and top stories from chinanews.com Daily Mail and Mail on Sunday newspapers.

Yangtze-river , China-general- , China , Jingzhou , Guangdong , Yanling , Anhui , Washington , United-states , Yichange-guo-chloe , Guo-chloe

桨声灯影话东河_杭州网新闻频道


数年前我住大东门,晚上去东河边散步。站在太平桥上远眺:头顶一弯新月,两岸高楼耸峙,倒映于水面的灯光星星点点,形成一道迷蒙的“峡谷”,桥下画舫悄无声息漾来,徐徐隐入深处……暮秋时节的夜东河竟有如此幽雅恬静。
东河,这条充满人间烟火味的,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杭城内河,有不少轶闻趣事还尘封着,在我眼里,东河无论自然还是人文景观,都可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媲美。
遐想南宋东河
淳熙年间,一艘官船晃悠悠地从苏州摇向杭州,船上载有唐氏兄妹,两人都身高“一丈二尺”,比今天的姚明还要长出一截,“倚市檐憩坐,如堵墙。不可出,出则倾市观之”。已在德寿宫里享清福的高宗,闻说有和菩萨庙里丈二金刚那么高的巨人,很好奇,“必欲见之,遣诣北宫,惧其聚民,乃卧而泛之河,至望仙桥专舟焉”。
这是明代《西湖游览志余》记载的故事,可惜没说是沿哪条河过来的。宋时城外有菜市河,城内自东往西有盐桥河、小河、西河。这四条河里,走西河分明是套远路,小河不通舟楫,剩下就两种可能:一是经天宗水门(今武林门附近),沿盐桥河直达北宫,不过这样的话,最后那句“至望仙桥……”就属多余;要么走“北通潞水之帆,南舣荆川之楫”的菜市河,沿此河过来路是最近,但须在新门上岸,门内即望仙桥街,走不了几步,在望仙桥下坐船抵达大内。
记得一直以来有种说法:菜市河沿线早年除了五柳御园和极少的几个集市、庵庙外,鲜有人居:章家桥东乱坟岗,太平桥堍是葬宫人的地方——“碎玉断钗,时露于墙根脚畔”……菜市河果真如此荒凉凄清?我不免起疑,从临安三《志》等记载看,宋室南迁以后,临安府内人满为患,“府城之外,南北相距三十里,人烟繁盛,各比一邑……”南宋13座城门中,有7座在城东,菜市河流经之地,平均每里路就有一座。
我不由想:城门按理是根据需要而筑的,城门多往往意味着进出的人多,那么人多在哪里?当时有句民谚叫“东菜、西水、南柴、北米”。城东是菜乡,不说菜农,单是菜市就有沙田市、坝子桥市、北土门市、南土门市等;说到西水、南柴,钱塘江浩浩荡荡,从上游下来的货物,在此不仅形成柴炭行、竹木市、山货行等,还有鱼鲞市、蟹行、姜行、菱行、南猪行、布行、鸡鸭行等,当年有不少货物,在通过菜市河进进出出,所以有“论担东门之菜,计舱东笕之麻”之说;北米本在湖墅,但《梦粱录》记载“杭州人烟稠密,每日民食不下三千余石。新开门外米市三四十家,接客打发,分售铺家……”
另有林正秋先生《南宋都城临安研究》记载:“城南江干(钱塘江边)和城北运河码头,旅社亦相当密集。”那里的各式作坊、饭馆、酒楼、栈房、过塘行以及属官方性质的课税局、仓廪、军寨等等,皆在此生根,形成一条供应链,链的末端还衍生出了瓦舍(游乐场所)——瓦舍勾栏充满诱惑,“碧瓦红檐,歌管不绝,官长往往游焉……”记载中东城下有便门瓦、候潮门瓦、小堰门瓦、新门瓦(又名四通馆瓦)、荐桥门瓦、菜市瓦、艮山门瓦,再加上数不清的寺、观、庵……由此看来,传说中的东城内外有多寂寥,也许不至于吧!
河与桥,桥与百姓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
“东河自断河头至艮山水门,凡八里、十二桥,一水通波,长虹跨影,其间艑郎之橹,浣女之砧互相应和,过之者如闻水调歌头矣”——明清年间的东运河满溢天然野趣。
从明清舆图上看,清泰门与庆春门的中间有条横河,该河西端接南北向的东河,东河“其南行者,本与昔日之茅山河合,茅山河既湮,此河亦断,今之所谓断河头也”。断河头在今清河坊东面,当年因筑德寿宫,填埋了南通龙山浙江闸、北抵梅登高桥的茅山河(位于中河、东城墙之间,宋时菜市河在此接茅山河),茅山河一填塞,菜市河跟着断了南水源,断河头后来就阴差阳错地,被认作是东河的南端。
东河两岸杨柳依依,故又称“柳河”,当年“灯火隔帘人隐约,小楼临水坐吹箫”,沿途有数不清的河埠头。
船只停靠有个约定俗成,从塘栖载运枇杷、甘蔗、蜜橘、菱、瓜等来的,多泊断河头,新开门外米市在米市桥(今斗富二桥)两侧,“米市桥”顾名思义,以装卸粮食出名。春熙桥一名装驾桥,“相传宋高宗自越州渡江归临安,泊舟装驾于此”,故名装驾桥(今章家桥)。
万安桥位于东河中段,“西岸洼然广阔,湖州小圈篷船(包括越州乌篷船等)皆停泊于此”;该桥附近“横河叶家船埠,专应上塘河差役,织造府解上用龙衣船,必泊于万安水次”;万安桥西侧的宿舟河下是南宋船廨所在;桥西北的狗毛滩、羊毛滩“多泊下河垃圾,肥粪等船”——列位看官别一见“粪”字就捏鼻子,东河上当年也许数粪船最牛,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写过:“曾见粪船,亦插德寿宫旗字”——那时浙中税赋横征暴敛,金汁行老板气不过,干脆行贿宫中管事,在船头插上德寿宫旗,一路威风凛凛的,看谁敢打太上皇的主意!
菜市桥与万安桥相邻的两码头是东河航班主要站点。据《杭州交通寻踪》记载,内河航线中,菜市桥多达13条,万安桥则有11条。从《1931年杭州市内河航班班期表》上看,菜市桥码头发往各地的班次达22个,分别为笕桥、彭家埠、临平、海宁、塘栖、崇德、南浔、嘉兴、苏州等地等。有诗云:“香市喧阗松木场,年年三月集村航。分头翦路东河去”——过去人们来杭烧香,习惯坐定时航班,在菜市桥落船,再沿中河、西湖、松木场、茅家埠码头去灵隐,要省力许多,何况沿途都是好风景。
菜市桥过后是太平桥,两桥中间河埠以装卸缸甏等陶瓷器皿为主,故桥边有缸甏巷。太平桥西旧有运盐批验所,“盐商船从艮山门入,泊于太平桥”。再依次过来是端平桥,该桥清初重建,称广安新桥,新桥桥头曾是文人墨客赏月之处,有诗云:“同上新桥看明月,玉波浮动夜珠来。”
新桥畔有广济粮仓、永济仓,还有筑于钱氏园基的盐义仓,早年以装卸盐、粮为主;新桥北的宝善桥下,“地名庄船步(即埠),为苏州庄船停泊之所,又下为扬州、盛泽船停泊之所,船步有石梁亭”,清《重建观成堂记》说杭绸“初则行销南洋……愈推愈广,远至欧美”,由于行程远,所以有“庄船埠头挂布帆”一说。清末宝善桥专泊杭城信局船,而江苏高邮贩鸭船也“多聚东河之滨”。
白云苍狗,世事变幻,这菜市桥一路而来的风景,一直与民生息息相关。
东河上的龙舟竞渡
西溪“龙舟竞渡”现在年年举行,蒋村深潭口两岸每逢端午节便热闹非凡,龙舟竞渡成了西溪的一张金名片。别以为杭州的龙舟竞渡只有西湖、西溪两地,其实城东北很早就有了。宋张镃《四并集》载:“五月,沙河观龙舟。”清代翟灏解释说,“余杭门,今改名‘武林’,其东,正后沙河也……约斋(即张镃)游赏之地,悉距南湖半里。此沙河,当断属后沙河”——后沙河即指艮山坝后的那段水域。那时龙舟去后沙河竞渡,除了翻艮山坝外,应该还有其他途径,因菜市河“其源本通保安水门”,不排除龙舟早年从该河南端入城,与盐桥河、西河等赛船在南湖汇聚,出天宗水门,在后沙河一决高低。
清初,人们嫌东河竞渡不过瘾,将龙舟竞渡的锣鼓一直敲到半山脚下。康熙时的《仁和县志》说:“市河龙舟出艮山门,至半山而还,仕女倾城出观,远者驾舟设宴以还。河干蜂屯蚁聚,簇拥喧阗。龙舟多至数十,饰以彩旗、锦伞,映波耀日。棹舟者皆裹五色巾,著画绣半臂,裸手足,运动如飞,虽没水不畏,呼耶之声,助以金鼓,观者震魂荡魄而不知返。”船上有一种表演,叫雀竿:“树长竿于庭,高可三丈,一人攀援而上,舞蹈其颠,盘旋上下,有鹞子翻身,金鸡独立,钟馗抹额,玉兔捣药之类,变态多方,观者目瞪神惊,汗流浃背。而为此技者如蝶拍鸦翻,蘧蘧然自若也。”雀竿在船上操作难度很大,这项精彩的杂技源自南宋或更早时,今天作为保留项目仍在发扬光大。
清中后期,新桥附近举行“彩虹竞渡”。丁丙说,“彩虹渡,在广安新桥夏侯巷,道光咸丰间,每岁端午,竞渡于此极盛。”龙舟赛罢,另有崇善神祠一班人马过来舞龙灯,为“东嘉忠靖会”助兴,要一直闹到午夜过后方休。清《武林风俗记》说,“又有由东河来者,游人坐船,敲打锣鼓,名曰:‘游短景儿’,五月初一至初十止。”可见要整整玩上十天。还有“宿舟河下夜如潮,灯火盘龙舞一条。蜕骨通神逃劫火,依然鼓板闹元宵”——每逢元宵、端午,宿舟河下也同样忙得不可开交。
那时的东河就是好玩!
老一辈人记忆里的东河
著名文史专家、原浙大教授毛昭晰先生是东河通,抗战胜利后,他随父迁居银枪班巷,读横河小学时住大学路,后移居小营巷,每天都要行走于万安桥、菜市桥、横河桥之间,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在他的记忆里,“每到一个时令季节,农民就划着小船来到东河的河埠头,叫卖农副产品和刚从田里收起的蔬菜瓜果。夏天的西瓜更是一船船源源不断地运进东河,居民们每到晚饭后总能在河埠头买到甜甜的新鲜西瓜。农民卖完了瓜果,就去街上买些家中需要的日用品……称心如意地满载而归。”
说到河上的几座古桥,毛昭晰记起一首儿歌来:“江北佬,背稻草,一背背到横河桥,叭哒摔一跤,捡个大元宝。”这首儿歌风趣、粗野,看似随口荡荡的,结果一查资料,还真与在横河桥边搭草棚儿的苏北贫民有关。毛先生还说,“万安桥是杭州城里最高的桥梁之一,桥边的码头也是城里最大的客运码头,桥下是杭城端午节龙舟竞渡最热闹的地方。”
他的偏爱不无理由——东西向的横河在万安、淳祐两桥之间,与东河汇合,整片水域呈“丁”字形,很宽阔,形成一个不小的水市。清《续东河棹歌》里有诗云:“水成‘丁’字比秦淮……”把东河比作秦淮河,可见当时这里有多热闹。
毛先生回忆:“站在万安桥上沿横河向东望去,几十米开外处有一座架在东河支流横河上的西横河桥,桥边桥北的小路是用石板和鹅卵石交替铺设而成的,名字叫做‘大河下’,大河下是一幅由吊脚楼、河埠头、小划船和青石板组成的水墨烟雨图……东河直大方伯一带有关帝庙、节义庵、接引庵、报恩院、圆通寺等寺庙庵堂,有人就索性给此地一条小巷取名为‘阿弥陀佛弄’。”
毛昭晰所说的这些细节是书上找不到的,属于老一辈人记忆中的东河。
“大乔小乔”,串起杭州清丽风景
《1931年杭州市内河航船业一栏表》中记载:菜市桥至笕桥的航班为两日一班。上世纪50年代中期,该航班还在运营。我家住笕桥直街60号,隔壁就是江干区运输队第六(笕桥)中队办事处,有木帆船16只,经营钱塘江和内河运输业务。我曾随父搭船去菜市桥,上岸后父亲在河埠头西侧的韩大兴糕团店里,买了两块油亮亮的条头糕,上面撒有桂花、红绿丝,吃起来又香又糯,至今不能忘记。
那时沿岸污水直排东河,东河成了发黑发臭的龙须沟。环境污染成了市民的心头之痛,治理河道再次摆上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据不完全统计,中东河的较大治理,在唐、五代有4次,宋16次,明4次,清10次。民国时没怎听说有治理,河道倒是被填埋了好几段。1983年,中东河两岸民宅动迁,河道挖深拓宽,终于有了现在的雏形。2009年,中东河综合整治工程启动,这是一次重大的提升,加上之后的五水共治,中东河犹如“姑娘十八变”,悄然变成一个绝代佳丽。
如果把中河比作大乔,那么东河就是小乔,“大乔小乔”串起杭州清丽的风景。综合整治后的东河全长4135米,河东侧游步道上还新增了6座袖珍型小桥,名字也很好听:荷祥、盈祥、福祥、瑞祥、兴祥、盛祥;加上古桥及后建的解放桥、凤起桥,共有20座桥。晚间沿这条花木扶疏的“柳河”行走,可笃悠悠地品味朱自清笔下的“桨声灯影”,苏东坡描绘的“云烟湖寺家家境,灯火沙河夜夜春”,仿佛也在眼前。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顾国泰    编辑:钟一鸣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Guangan , Guangdong , China , United-states , Changhong , Jiangsu , United-kingdom , Song-or , Xinjiang , West-bank , Qinhuai , Vietnam

桨声灯影话东河_杭州网


数年前我住大东门,晚上去东河边散步。站在太平桥上远眺:头顶一弯新月,两岸高楼耸峙,倒映于水面的灯光星星点点,形成一道迷蒙的“峡谷”,桥下画舫悄无声息漾来,徐徐隐入深处……暮秋时节的夜东河竟有如此幽雅恬静。
东河,这条充满人间烟火味的,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杭城内河,有不少轶闻趣事还尘封着,在我眼里,东河无论自然还是人文景观,都可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媲美。
顾国泰
遐想南宋东河
淳熙年间,一艘官船晃悠悠地从苏州摇向杭州,船上载有唐氏兄妹,两人都身高“一丈二尺”,比今天的姚明还要长出一截,“倚市檐憩坐,如堵墙。不可出,出则倾市观之”。已在德寿宫里享清福的高宗,闻说有和菩萨庙里丈二金刚那么高的巨人,很好奇,“必欲见之,遣诣北宫,惧其聚民,乃卧而泛之河,至望仙桥专舟焉”。
这是明代《西湖游览志余》记载的故事,可惜没说是沿哪条河过来的。宋时城外有菜市河,城内自东往西有盐桥河、小河、西河。这四条河里,走西河分明是套远路,小河不通舟楫,剩下就两种可能:一是经天宗水门(今武林门附近),沿盐桥河直达北宫,不过这样的话,最后那句“至望仙桥……”就属多余;要么走“北通潞水之帆,南舣荆川之楫”的菜市河,沿此河过来路是最近,但须在新门上岸,门内即望仙桥街,走不了几步,在望仙桥下坐船抵达大内。
记得一直以来有种说法:菜市河沿线早年除了五柳御园和极少的几个集市、庵庙外,鲜有人居:章家桥东乱坟岗,太平桥堍是葬宫人的地方——“碎玉断钗,时露于墙根脚畔”……菜市河果真如此荒凉凄清?我不免起疑,从临安三《志》等记载看,宋室南迁以后,临安府内人满为患,“府城之外,南北相距三十里,人烟繁盛,各比一邑……”南宋13座城门中,有7座在城东,菜市河流经之地,平均每里路就有一座。
我不由想:城门按理是根据需要而筑的,城门多往往意味着进出的人多,那么人多在哪里?当时有句民谚叫“东菜、西水、南柴、北米”。城东是菜乡,不说菜农,单是菜市就有沙田市、坝子桥市、北土门市、南土门市等;说到西水、南柴,钱塘江浩浩荡荡,从上游下来的货物,在此不仅形成柴炭行、竹木市、山货行等,还有鱼鲞市、蟹行、姜行、菱行、南猪行、布行、鸡鸭行等,当年有不少货物,在通过菜市河进进出出,所以有“论担东门之菜,计舱东笕之麻”之说;北米本在湖墅,但《梦粱录》记载“杭州人烟稠密,每日民食不下三千余石。新开门外米市三四十家,接客打发,分售铺家……”
另有林正秋先生《南宋都城临安研究》记载:“城南江干(钱塘江边)和城北运河码头,旅社亦相当密集。”那里的各式作坊、饭馆、酒楼、栈房、过塘行以及属官方性质的课税局、仓廪、军寨等等,皆在此生根,形成一条供应链,链的末端还衍生出了瓦舍(游乐场所)——瓦舍勾栏充满诱惑,“碧瓦红檐,歌管不绝,官长往往游焉……”记载中东城下有便门瓦、候潮门瓦、小堰门瓦、新门瓦(又名四通馆瓦)、荐桥门瓦、菜市瓦、艮山门瓦,再加上数不清的寺、观、庵……由此看来,传说中的东城内外有多寂寥,也许不至于吧!
河与桥,桥与百姓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
“东河自断河头至艮山水门,凡八里、十二桥,一水通波,长虹跨影,其间艑郎之橹,浣女之砧互相应和,过之者如闻水调歌头矣”——明清年间的东运河满溢天然野趣。
从明清舆图上看,清泰门与庆春门的中间有条横河,该河西端接南北向的东河,东河“其南行者,本与昔日之茅山河合,茅山河既湮,此河亦断,今之所谓断河头也”。断河头在今清河坊东面,当年因筑德寿宫,填埋了南通龙山浙江闸、北抵梅登高桥的茅山河(位于中河、东城墙之间,宋时菜市河在此接茅山河),茅山河一填塞,菜市河跟着断了南水源,断河头后来就阴差阳错地,被认作是东河的南端。
东河两岸杨柳依依,故又称“柳河”,当年“灯火隔帘人隐约,小楼临水坐吹箫”,沿途有数不清的河埠头。
船只停靠有个约定俗成,从塘栖载运枇杷、甘蔗、蜜橘、菱、瓜等来的,多泊断河头,新开门外米市在米市桥(今斗富二桥)两侧,“米市桥”顾名思义,以装卸粮食出名。春熙桥一名装驾桥,“相传宋高宗自越州渡江归临安,泊舟装驾于此”,故名装驾桥(今章家桥)。
万安桥位于东河中段,“西岸洼然广阔,湖州小圈篷船(包括越州乌篷船等)皆停泊于此”;该桥附近“横河叶家船埠,专应上塘河差役,织造府解上用龙衣船,必泊于万安水次”;万安桥西侧的宿舟河下是南宋船廨所在;桥西北的狗毛滩、羊毛滩“多泊下河垃圾,肥粪等船”——列位看官别一见“粪”字就捏鼻子,东河上当年也许数粪船最牛,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写过:“曾见粪船,亦插德寿宫旗字”——那时浙中税赋横征暴敛,金汁行老板气不过,干脆行贿宫中管事,在船头插上德寿宫旗,一路威风凛凛的,看谁敢打太上皇的主意!
菜市桥与万安桥相邻的两码头是东河航班主要站点。据《杭州交通寻踪》记载,内河航线中,菜市桥多达13条,万安桥则有11条。从《1931年杭州市内河航班班期表》上看,菜市桥码头发往各地的班次达22个,分别为笕桥、彭家埠、临平、海宁、塘栖、崇德、南浔、嘉兴、苏州等地等。有诗云:“香市喧阗松木场,年年三月集村航。分头翦路东河去”——过去人们来杭烧香,习惯坐定时航班,在菜市桥落船,再沿中河、西湖、松木场、茅家埠码头去灵隐,要省力许多,何况沿途都是好风景。
菜市桥过后是太平桥,两桥中间河埠以装卸缸甏等陶瓷器皿为主,故桥边有缸甏巷。太平桥西旧有运盐批验所,“盐商船从艮山门入,泊于太平桥”。再依次过来是端平桥,该桥清初重建,称广安新桥,新桥桥头曾是文人墨客赏月之处,有诗云:“同上新桥看明月,玉波浮动夜珠来。”
新桥畔有广济粮仓、永济仓,还有筑于钱氏园基的盐义仓,早年以装卸盐、粮为主;新桥北的宝善桥下,“地名庄船步(即埠),为苏州庄船停泊之所,又下为扬州、盛泽船停泊之所,船步有石梁亭”,清《重建观成堂记》说杭绸“初则行销南洋……愈推愈广,远至欧美”,由于行程远,所以有“庄船埠头挂布帆”一说。清末宝善桥专泊杭城信局船,而江苏高邮贩鸭船也“多聚东河之滨”。
白云苍狗,世事变幻,这菜市桥一路而来的风景,一直与民生息息相关。
东河上的龙舟竞渡
西溪“龙舟竞渡”现在年年举行,蒋村深潭口两岸每逢端午节便热闹非凡,龙舟竞渡成了西溪的一张金名片。别以为杭州的龙舟竞渡只有西湖、西溪两地,其实城东北很早就有了。宋张镃《四并集》载:“五月,沙河观龙舟。”清代翟灏解释说,“余杭门,今改名‘武林’,其东,正后沙河也……约斋(即张镃)游赏之地,悉距南湖半里。此沙河,当断属后沙河”——后沙河即指艮山坝后的那段水域。那时龙舟去后沙河竞渡,除了翻艮山坝外,应该还有其他途径,因菜市河“其源本通保安水门”,不排除龙舟早年从该河南端入城,与盐桥河、西河等赛船在南湖汇聚,出天宗水门,在后沙河一决高低。
清初,人们嫌东河竞渡不过瘾,将龙舟竞渡的锣鼓一直敲到半山脚下。康熙时的《仁和县志》说:“市河龙舟出艮山门,至半山而还,仕女倾城出观,远者驾舟设宴以还。河干蜂屯蚁聚,簇拥喧阗。龙舟多至数十,饰以彩旗、锦伞,映波耀日。棹舟者皆裹五色巾,著画绣半臂,裸手足,运动如飞,虽没水不畏,呼耶之声,助以金鼓,观者震魂荡魄而不知返。”船上有一种表演,叫雀竿:“树长竿于庭,高可三丈,一人攀援而上,舞蹈其颠,盘旋上下,有鹞子翻身,金鸡独立,钟馗抹额,玉兔捣药之类,变态多方,观者目瞪神惊,汗流浃背。而为此技者如蝶拍鸦翻,蘧蘧然自若也。”雀竿在船上操作难度很大,这项精彩的杂技源自南宋或更早时,今天作为保留项目仍在发扬光大。
清中后期,新桥附近举行“彩虹竞渡”。丁丙说,“彩虹渡,在广安新桥夏侯巷,道光咸丰间,每岁端午,竞渡于此极盛。”龙舟赛罢,另有崇善神祠一班人马过来舞龙灯,为“东嘉忠靖会”助兴,要一直闹到午夜过后方休。清《武林风俗记》说,“又有由东河来者,游人坐船,敲打锣鼓,名曰:‘游短景儿’,五月初一至初十止。”可见要整整玩上十天。还有“宿舟河下夜如潮,灯火盘龙舞一条。蜕骨通神逃劫火,依然鼓板闹元宵”——每逢元宵、端午,宿舟河下也同样忙得不可开交。
那时的东河就是好玩!
老一辈人记忆里的东河
著名文史专家、原浙大教授毛昭晰先生是东河通,抗战胜利后,他随父迁居银枪班巷,读横河小学时住大学路,后移居小营巷,每天都要行走于万安桥、菜市桥、横河桥之间,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在他的记忆里,“每到一个时令季节,农民就划着小船来到东河的河埠头,叫卖农副产品和刚从田里收起的蔬菜瓜果。夏天的西瓜更是一船船源源不断地运进东河,居民们每到晚饭后总能在河埠头买到甜甜的新鲜西瓜。农民卖完了瓜果,就去街上买些家中需要的日用品……称心如意地满载而归。”
说到河上的几座古桥,毛昭晰记起一首儿歌来:“江北佬,背稻草,一背背到横河桥,叭哒摔一跤,捡个大元宝。”这首儿歌风趣、粗野,看似随口荡荡的,结果一查资料,还真与在横河桥边搭草棚儿的苏北贫民有关。毛先生还说,“万安桥是杭州城里最高的桥梁之一,桥边的码头也是城里最大的客运码头,桥下是杭城端午节龙舟竞渡最热闹的地方。”
他的偏爱不无理由——东西向的横河在万安、淳祐两桥之间,与东河汇合,整片水域呈“丁”字形,很宽阔,形成一个不小的水市。清《续东河棹歌》里有诗云:“水成‘丁’字比秦淮……”把东河比作秦淮河,可见当时这里有多热闹。
毛先生回忆:“站在万安桥上沿横河向东望去,几十米开外处有一座架在东河支流横河上的西横河桥,桥边桥北的小路是用石板和鹅卵石交替铺设而成的,名字叫做‘大河下’,大河下是一幅由吊脚楼、河埠头、小划船和青石板组成的水墨烟雨图……东河直大方伯一带有关帝庙、节义庵、接引庵、报恩院、圆通寺等寺庙庵堂,有人就索性给此地一条小巷取名为‘阿弥陀佛弄’。”
毛昭晰所说的这些细节是书上找不到的,属于老一辈人记忆中的东河。
“大乔小乔”,串起杭州清丽风景
《1931年杭州市内河航船业一栏表》中记载:菜市桥至笕桥的航班为两日一班。上世纪50年代中期,该航班还在运营。我家住笕桥直街60号,隔壁就是江干区运输队第六(笕桥)中队办事处,有木帆船16只,经营钱塘江和内河运输业务。我曾随父搭船去菜市桥,上岸后父亲在河埠头西侧的韩大兴糕团店里,买了两块油亮亮的条头糕,上面撒有桂花、红绿丝,吃起来又香又糯,至今不能忘记。
那时沿岸污水直排东河,东河成了发黑发臭的龙须沟。环境污染成了市民的心头之痛,治理河道再次摆上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据不完全统计,中东河的较大治理,在唐、五代有4次,宋16次,明4次,清10次。民国时没怎听说有治理,河道倒是被填埋了好几段。1983年,中东河两岸民宅动迁,河道挖深拓宽,终于有了现在的雏形。2009年,中东河综合整治工程启动,这是一次重大的提升,加上之后的五水共治,中东河犹如“姑娘十八变”,悄然变成一个绝代佳丽。
如果把中河比作大乔,那么东河就是小乔,“大乔小乔”串起杭州清丽的风景。综合整治后的东河全长4135米,河东侧游步道上还新增了6座袖珍型小桥,名字也很好听:荷祥、盈祥、福祥、瑞祥、兴祥、盛祥;加上古桥及后建的解放桥、凤起桥,共有20座桥。晚间沿这条花木扶疏的“柳河”行走,可笃悠悠地品味朱自清笔下的“桨声灯影”,苏东坡描绘的“云烟湖寺家家境,灯火沙河夜夜春”,仿佛也在眼前。
作者: 编辑:张泓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Guangan , Guangdong , China , United-states , Changhong , Jiangsu , United-kingdom , Song-or , Xinjiang , West-bank , Qinhuai , Vietnam

网评:粽香弥久 爱国情深 - 学习网评 - 新乡网新闻中心

网评:粽香弥久 爱国情深 - 学习网评 - 新乡网新闻中心
xxrb.com.cn - get the latest breaking news, showbiz & celebrity photos, sport news & rumours, viral videos and top stories from xxrb.com.cn Daily Mail and Mail on Sunday newspapers.

Utah , United-states , China , Tianxiang , Anhui , Japan , Xinxiang , Henan , Qu-yuan , Zhejiang , Japanese , Chinese

30首端午诗词,承包你的朋友圈文案!_新闻频道_中华网

端午已至,想发几条朋友圈动态,却苦于没有文案灵感?茶茶特为你准备了30首与端午相关的诗词,互祝安康,平安吉祥!

Italy , Liuhua , Sichuan , China , Kansas , United-states , Romania , Singapore , Dan-may , Wen-tianxiang , Dragon-don-wenx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