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人大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之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聲稱,此舉打擊了香港民主的進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怎麼設計、怎麼完善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勢力都無權說三道四。事實上,美國自身也有非常嚴密的防範外國干預選舉的法律規定,此前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關於選舉法律修改的議案——為什麼美國自己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對選舉法律進行修改,卻對中國一個特別行政區法律的修改如此興師動眾予以詆譭呢?
◆美方認為其所謂「制裁」的對象「削弱了香港的高度自治」,這並不符合事實。全國人大分別就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和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作出決定,完善後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全面貫徹「愛國者治港」原則,將反中亂港勢力排除在治理架構之外,國家安全和香港特區政權安全得到更有力保障,同時更好體現了香港居民廣泛、均衡的政治參與,不僅沒有削弱香港的高度自治,反而更加有利於香港的民主政制健康有序向前發展。
◆中方為維護香港長治久安而採取的措施也贏得了廣泛國際支持。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6屆會議上,有70多個國家發表共同聲明,敦促有關方面停止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還有20多個國家以單獨發言等方式,支持中方在涉港問題上的立場和舉措。
◆美方選擇在中美舉行阿拉斯加高層戰略對話前夕,宣布對中方官員進行所謂「制裁」,有利用極限施壓爭取談判籌碼的算計。不過,這種單邊主義的「制裁」是虛張聲勢。香港金管局此前已表示,美國的制裁行為是外國政府的單方面制裁,不屬於聯合國通過的國際針對性金融制裁制度的一部分,在香港沒有法律效力。金管局對美國單邊「制裁」的立場清晰,那就是香港的銀行沒有法律責任配合「制裁」採取行動。
◆在受到美方「制裁」的人士中,國務院港澳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張曉明表示,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和他及港澳辦其他同事對被美方「制裁」一事,都「深以為榮」,「我們回應的反制措施也一定會讓他們長記性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一笑置之、嗤之以鼻」回應,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駱惠寧說,他在國外沒有一分錢資產,並開玩笑稱可以寄給美方100美元,以供凍結之用。
◆2020年美方所謂「制裁」消息公布後,反中亂港分子歡欣鼓舞,說什麼美方制裁行動「有重大指標性意義」「今晚開香檳慶祝」,或底氣十足地預告什麼「制裁還會陸續有來,不單高官,中層甚至直接執行危害香港法治的人,都有機會納入制裁名單」……「美國與香港人站在一起」的真相,就是美方與這些禍亂和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的人,永遠站在一起。
二
◆香港特區的選舉制度怎麼設計、怎麼完善是中國內政。本次修訂有充足的法理依據,充分體現依法治國、依法治港的法治精神。新修訂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是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兩個產生辦法作出系統性修訂,以重新構建選舉委員會並增加賦權為核心,對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進行總體規劃設計,既及時彌補了原有制度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又有效增強了選舉制度的廣泛代表性和均衡參與度,是對香港民主制度的優化和發展,絕非「削弱民主」。
◆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有着重要意義,其通過憲制性制度安排,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對特區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區高度自治權結合起來,全面落實了「愛國者治港」這一根本原則,進而確保香港長治久安和繁榮穩定,護佑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讓香港人民獲得充滿希望的未來。
◆放眼世界,無論在哪個國家,效忠自己的祖國都是公職人員以及競選公職的人必須遵守的基本政治倫理。英國治下各地方的選舉制度都由中央政府決定,不屬於任何地方自治範疇。以自治程度最高的蘇格蘭地區為例,它的選舉制度就是由英國議會在1998年通過的《蘇格蘭法》(2012年修訂)進行規定。法國憲法規定,地方議會的選舉制度由法國國會通過立法的形式予以規定。加拿大聯邦政府於1999年推出了著名的《清晰法案》,將獨立公投的發起權和結果解釋權都牢牢抓在手中。時任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也指出,地方50%的人再加上一票,就可以將一個國家分裂,這絕對不是民主,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裏奧·裏奧斯表示,完善香港選舉制度,顯示了中國政府維護香港穩定的堅定意志,中國政府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犧牲主權;英國前議員喬治·加洛韋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來說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必要性:這是要清除隱藏在「特洛伊木馬」裏的敵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殊的經濟地位受到基本法的保護,也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和尊重。香港回歸祖國後,財稅獨立、貿易自由、自行發行貨幣、資金自由流動,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區地位得到維持和鞏固,這充分說明香港的高度自治運作良好。美方聲稱支持香港高度自治,卻又取消對香港的所謂「特殊待遇」。事實證明,破壞香港高度自治的正是美方自己。
◆香港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源於幾代香港人的不斷打拚,源於背靠祖國的巨大優勢,從來不是任何外國的恩賜或施捨。美方取消所謂的「特殊待遇」,阻擋不了香港發展繁榮的方向,阻擋不了香港繼續融入祖國、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的大趨勢。
◆史墨客否定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意義,是因為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美方在香港的代理人——反中亂港分子將被徹底排除在特別行政區管治架構之外。這對與他們「站在一起」的美西方反華勢力而言,不啻是巨大的潰敗。
三
4月16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依法對黎智英、李柱銘等亂港分子定罪判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此後在推特發文,稱判決「不可接受」,呼籲「釋放」他們,並在推文最後附上「與香港站在一起」的推特話題。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發布推特稱,看到李等被判刑「感到悲痛和不安」,並抹黑「這是北京攻擊法治的又一跡象」。
◆香港是法治社會,黎智英、李柱銘等亂港分子違法犯罪事實確鑿,任何外部勢力無權置喙。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域法院4月16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開庭審理後宣布,反中亂港分子黎智英因於2019年8月18日、8月31日組織以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兩案共被判處監禁14個月。法院當天還審理了黎智英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欺詐等其他兩個案件,控方加控黎智英「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串謀作出一項或一連串傾向並妨礙司法公正的作為」兩項罪名。
◆大量事實表明,黎智英、李柱銘等人與西方反華勢力長期以來內外勾結、興風作浪。黎智英被披露與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有着千絲萬縷聯繫,在非法「佔中」和「修例風波」中,由其掌管的《蘋果日報》更直接充當反中亂港勢力的「文宣機器」。甚至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他們仍披着「媒體」外衣繼續「為美國而戰」,對底線的一再突破已令其成為香港社會公敵。
◆香港是法治社會,有關人員因組織參與未經批准的非法集結被判刑,事實依據充分,程序完全合法,判決依法公開。一些美國政客言必稱維護國際規則,卻一再踐踏國際法與國際關係基本準則,肆意插手香港事務與中國內政,充分暴露出其對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的雙重標準。
◆當香港發生非法遊行示威,佩洛西稱之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對於香港警方展現最大克制的正常執法,她大肆詆譭。佩洛西來自加利福尼亞州,1992年洛杉磯爆發大規模暴力騷亂,沒看到身為國會議員的她接見和鼓動騷亂組織者;2021年年初,「國會山淪陷」之時,作為眾議院議長的佩洛西不認為這是「美麗的風景線」,轉而起勁地譴責肇事者。這種諷刺的對比,倒正兌現了美政客與反中亂港勢力堅定「站在一起」的「承諾」。
四
◆5月6日,反中亂港分子黃之鋒等4人因犯「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被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域法院判處4至10個月不等的監禁。該案事實依據充分,黃之鋒等人罪行確鑿。任何有關立即釋放被告的荒謬要求,非但不尊重法治,更暴露了干涉中國內政的企圖。
◆香港法律一直尊重和保障香港基本法下的權利和自由,但這些權利和自由並非絕對,而是必須建立在維護公共秩序及保障他人權利和自由的基礎之上。黃之鋒等人明知集會未經批准但仍然參加。
◆1978年就開始在香港從事刑事檢控工作的英籍資深大律師、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首任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指出,國際反華勢力妄圖通過破壞香港的繁榮穩定來損害「一國兩制」的實踐,以達到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這就是為什麼他們試圖以各種方式來傷害香港。」
◆2019年「修例風波」中,美西方反華勢力幕後操縱反中亂港分子進行暴力犯罪,瘋狂衝擊「一國兩制」底線,嚴重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置香港民眾於極度不安之中。2021年,美方仍不遺余力為黃之鋒等罪犯叫屈,再次證明「美國會與香港人同行」,不過是與罪犯同行,與香港民眾為敵。
五
◆在經過完善的香港選舉制度下,選舉委員會及立法會的組成更具廣泛代表性,能全面均衡地反映社會各界利益,維護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確保立法會依法履職,提高特別行政區管治效能,有利促成社會合力解決深層次問題,促進民生經濟發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出台前後,中央接連以多種方式,廣泛收集香港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3月15日至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會同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就落實全國人大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連續3天、密集舉行了60多場座談會,加上走訪約談,超過1000名香港各界代表人士的有關意見被廣泛且認真地聽取。
◆香港各界人士及團體3月11日即成立「撐全國人大決定 完善選舉制度」連線,發起宣傳解讀、全港大簽名等系列活動,獲得逾238萬名香港市民簽名聯署,支持全國人大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香港紫荊研究院的民調顯示,約七成市民認為完善選舉制度增強了港人對香港前景的信心。條例草案通過後,包括香港公務員總工會、香港中華總商會和香港廣東社團總會等在內的社會各界均對此表示歡迎和支持。
◆美國擁有數量龐大的選舉立法。僅近兩年,美國會議員就提出了40多項關於完善選舉制度的法案。就在中國全國人大公布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議程的同一天,美國會眾議院通過了一項關於完善選舉制度、提高選舉安全的「為了人民法案」。
◆3月5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6屆會議上,白俄羅斯代表70多個國家作共同發言,強調香港事務是中國內政,外界不應干涉。白俄羅斯常駐日內瓦代表安布拉澤維奇在會後接受採訪時說:「我想再次強調,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包括完善選舉制度在內的任何決定既是中國的權利,也是中國的責任,這些決定有利於香港的長遠發展和繁榮。」
◆由「釋放所有根據香港國安法被指控的人,撤銷對他們的指控」可見,美方立場十分清晰——對讓香港由亂轉治、有效恢復市民安全感的香港國安法,其「堅定」站在了對立面。
六
6月3日,布林肯在美國國務院網站上發表聲明,聲稱要與追求人權的中國人士「站在一起」,隔天又在推特上發文呼籲「盡快釋放被捕香港人士」。
◆「修例風波」期間,美方幕後支持的反中亂港分子並不是追求人權,而是踐踏人權、妄圖奪取管治權、顛覆國家政權。自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中旬,香港共發生超過1400場示威、遊行和公眾集會,不少最終都演變成嚴重暴力事件,例如投擲汽油彈、蓄意破壞及焚燒商鋪等。暴徒攻擊警署和警員、圍毆無辜市民、「起底」不同意見人士、破壞地鐵和公共設施、癱瘓機場、堵塞交通、「佔領」大學校園,對香港公眾安全和公共秩序構成了長期且嚴重的威脅。
數據顯示,「黑暴」發生前,香港罪案數字一直呈現下降趨勢,但「黑暴」完全破壞並逆轉了這一趨勢。香港罪案數字2019年上升了9%,2020年繼續上升約7%。
◆香港70歲清潔工人羅長清在「修例風波」期間遭磚頭擊中身亡;香港市民李伯因反對暴徒破壞活動而與對方發生口角後,被暴徒潑灑易燃液體並點火,身體約五成面積燒傷,情況一度危殆;律師陳子遷因不滿暴徒在銅鑼灣一帶堵路及破壞附近商店,出言制止而遭人圍毆,身體多處受傷;香港連鎖零食銷售商優品360°超過一半分店在「修例風波」中受到破壞,最瘋狂的一個晚上多達70多間……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新聞主編永登·拉圖問道:當美國人走上街頭,抗議自建國以來就一直困擾着他們國家的系統性種族主義,他們是該被擊斃的「暴徒」?但是,當香港的暴力分子瘋狂鬧事,投擲汽油彈,破壞公共財產,他們是堂堂的所謂「自由捍衛者」?
◆美國自身的人權問題早已劣跡斑斑。俄羅斯外交部今年7月發布的《國別人權報告》中指出,美國持續嚴重侵犯本國及他國人民的人權,美國政府承諾遵循的媒體自由實際上已經蕩然無存,種族主義、反猶太主義、伊斯蘭恐懼症以及其他形式的各種歧視、排外心理不斷加劇。保加利亞知名作家、記者彼得·格拉西莫夫指出,如果我們隨便翻閱一下美國的近代史,就會發現,那裏有着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侵犯人權的記錄。
◆中國人權狀況處於歷史最好時期,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年多來,絕大多數香港市民的人權和自由也「零受損」。美方如要真的與「追求」人權的中國人士「站在一起」,就應該站在絕大多數人一邊,而不是相反。
七
◆始於2019年6月的「修例風波」重挫香港經濟民生。當年,香港經濟出現十年以來首次年度負增長,約一半的主要服務業營收劇烈下滑,其中住宿服務業、零售業同比分別下跌14.3%和11.1%,來訪旅客人次大幅下降,零售、住宿、餐飲行業的失業率高位運行。
2020年6月底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一年多來,社會重回正軌,市民生活安寧,開啟了香港由亂及治的新局面。
今年第一季度,香港罪案數同比下跌約10%,本地生產總值同比增長近8%,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升至近四年高位。今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募集資金較去年同期翻倍,不少國際金融機構紛紛在港增聘人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報告再次肯定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表的《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表明,香港仍是2020年全球第三大外來直接投資目的地。近期民調顯示,超八成受訪市民認為社會秩序和治安狀況有好轉。
◆香港國安法僅針對分裂國家罪、顛覆國家政權罪、恐怖活動罪、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四類犯罪行為,懲治的是極少數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保護的是遵紀守法的絕大多數香港市民。任何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都將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符合法定職權、遵循法定程序,不僅不會影響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言論、新聞、出版、集會等各項權利和自由,反而會讓這些權利和自由在安全環境下得到更好行使。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更好保障了香港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權,為解決經濟民生等深層次矛盾問題創造了條件;也有利於維護香港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消除商界人士對社會亂象的擔憂,為世界各地願意在香港工作、投資和生活的人創造更好的條件。美方一邊喊着「和香港人站在一起」的漂亮口號,一邊做出反對香港國安法、實施所謂「制裁」的實際行動,其面目之虛偽,行事之卑劣,暴露無遺。
八
◆《蘋果日報》長期披着媒體外衣,實際從事禍國亂港違法行為,其所作所為嚴重背離了新聞職業操守,嚴重破壞了香港媒體生態。
該報於1998年就開始炮製「陳健康事件」,掀起假新聞歪風,多年來以虛假、片面的報道誤導市民。有媒體曾以「《蘋果日報》一百個謊言」為題,列出《蘋果日報》創辦26年來刊發的部分假新聞。「修例風波」期間,《蘋果日報》多次傳播「爆眼女」「太子站死人」「新屋嶺性侵」等假新聞誤導公眾,灌輸「違法達義」「公民抗命」等錯誤價值觀煽惑市民,散播大量「仇警」「反中」言論,煽動「黑暴」「攬炒」。
◆香港是法治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沒有法外特權,任何機構都不是法外之地。香港警方嚴格依法對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的個人和公司採取行動,是打擊犯罪、維護法治與社會秩序的正義之舉。僅以涉案單位是個別新聞機構、涉案者是個別新聞機構負責人,就認為這是打擊新聞自由,是別有用心、顛倒黑白。
◆真正粗暴打壓媒體,限制新聞自由的是美國。2019年美國共有38名記者遭到襲擊,發生記者被拒絕參加公開政府活動的事件28起,9名記者被捕或面臨刑事指控。美國《紐約時報》《國會山報》和英國《衛報》等媒體頻頻披露記者在報道美國弗洛伊德抗議活動過程中遭襲和被捕的新聞,僅2020年5月26日至6月2日期間,就有148名記者被殃及,其中34名記者遭警察人身攻擊,33名記者被逮捕或拘留,甚至一名女攝影記者左眼被橡膠子彈擊中導致永久性失明。2021年,美國政府更強行關閉了30多個外國新聞媒體網站。
◆德國作家呂德斯在其新著《偽聖美國》中揭露,美國政府及利益集團非常善於通過選擇和歪曲事實、刻意窄化新聞來源、極化人們的判斷,來營造有利於維持美式霸權的輿論共識,使人們被其「洗腦」而不自知。美方在涉港問題上一再興風作浪,恰
Related Keywords